(顫抖的大地)、(屬於那個叛逆的年代)、(尋找自己) 本書是劉軒的第三本著作 其實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作品了 (尋找自己)簡單來說,是劉軒如何『尋找自己』 劉墉(超越自己)、(創造自己)、(肯定自己) 劉軒則是在劉墉影響之下(尋找自己) 書中分為幾個章節 包括描述童年的『親情組曲』 描繪美國都市樣貌的『城市組曲』 紀錄玉井鄉的『鄉土組曲』 到德蘭當義工的『德蘭組曲』等等
(尋找自己)給我幾個感想 一來是劉墉真的影響劉軒很深 除了父親的明星光環,劉墉為人處世的許多方法也都影響劉軒 劉軒一方面接受父親教育,另一方面又在美國文化成長 這種不同差異與劉墉在臺灣長大的感受自然不同 當然更包括劉墉父親早逝,格外注重教育這回事 二來則是 身為名人的子女真的不容易,也難怪想要『尋找自己』 當然閱讀中毒者還是可以感受到 作者很不成熟,很多想法依然幼稚 這反倒讓他擁有初衷與矛盾 或許不能接受作者的結果 但是體會他在遭遇與轉換之中的掙扎卻也有一番趣味 作者自己如何看待這種不成熟更是有趣
現在劉軒也老了,果然時間過很快啊……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