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中國史1》的書評

luckylife8957 發表於 2020-05-30

讀完這本書才明白,體制裡的「歷史課本」,原來竟疏漏了那麼多的東西。 難怪有那麼多人對於課網如此在意,教育現場裡的知識傳授,會在其中夾帶太多斷章取義或是尚未得到確切事實的結論。進而讓人對於某些事物的認知,有所偏頗與誤解。 這本書完全可以當成歷史課本,閱讀時卻不會有讀課本時的枯躁。 十個篇章,每讀一個篇章,都是在重新導正過往在學校裡所學到的「中國歷史」 裡頭很多知識點都是熟悉,讀後才發現其中有太多過往曾被忽略的細節。 原來,竟被誤導了那麼久,原來,在新石器時代一直到中國有信史出現之間的文明,其中有著這麼多的學問。 書裡引用許多考古資料,與文獻交叉比對,勾出中華文化前期的發展,從沒有文字開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現。 之前一直認為甲骨文是中國文字的起始,書裡卻給出了另外一種不同的樣貌。 中文是世上獨有的不走表音路線的文字。但,為什麼會有這麼獨特的發展?因為這樣的特殊,使得學習中文比學其他語言多了些挑戰。這樣子的文字系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教育與訓練,而這樣子的狀態,讓識字與不識字在中國與其他國家所形成的階級差距更大。 所以在中國,對於文字的敬畏更深。在臺灣的客家莊裡,還保留了幾座「敬字亭」,原來對於文字與書的崇敬,對於讀書人的尊重,是有如此長遠的文化影響。 以前總讀夏、商、周。以為是一個朝代換另一個朝代,經由此書才明白,他們其實共存於同一個時代許久,只是因為彼此自身的條件與擁有的能力,先後成為部落的共主。 在課本裡,夏商周共用一個章節,不用花太多時間便能讀完。但在這本書裡,還原了這三個時代自身原有的光芒。夏人將建築技術創新,將部落擴大成為城國,而商人重祀,利用鬼神的力量讓四方部落臣服。 這是一本越讀越有趣的書,越讀越讓人著迷,既想著要趕快翻下一章看看還有什麼精采,卻也著迷於眼前讀的這一篇。 歷史的演進,有其脈絡。考古與歷史的有趣之處,便是在這其中慢慢梳理出它們的因果關係。 文化並非是憑空而來,是因為當時的時代背景與生活方式然後發展出來。 中國之所以是中國,有其原因。讀完這本書,對於很多事,也開始有了不同的態度與認知。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