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手機裡的男朋友》。快閃荒謬劇,冷眼浮生

嘎眯 發表於 2018-10-23

據說人類的腦神經遵循「用進廢退」法則,換句話說,你用了才有長進,沒用到的就自動耍廢。有時,在經過例行公事的日常輾壓後,我好像可以感覺到腦細胞啪嗒啪嗒地、一個個墮入廢料回收區。好在總有些音樂、影片、小說、札記、犯小人季… …,在我備感匱乏的時候補充刺激,好比方慧的短篇小說集《手機裡的男朋友》,每一篇都是那麼輕薄短小,書中自然沒有空投男友,卻舉重若輕,或談情說障礙,或謔寫文明病,鮮少重樣的輪番上陣,一一挑動我老廢的神經元,讀來痛快激活,我有時笑了,有時怔忪。

〈微博自殺記〉「每個早上我都和自己打賭,男友會來回覆我的微博… …我每天發一到兩條微博,我發自拍,曬美食,讚歎好天氣。」  剛看完這一篇,我便忍不住和友人閒嗑牙,我不自拍,有時也曬美食讚歎好天氣。(笑)記得幾年前我曾和朋友說,天啊,為什麼有的人在孩子或自己生病時先上FB討拍拍,不是應該先找醫生嗎?諷刺的是,後來有一天,我在住院大樓百無聊賴,空拍灰濛濛的市景,第一件想到的事不是同家人報備,居然是查看附近有哪些常用的打卡地標,這才恍然小悟,說到底,我也被制約了。 Orz

〈手機裡的男朋友〉「每天,我都要和男朋友打很長很長的電話,發很多很多訊息,在手機裡面完成情人間會做的事。…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問題,也就僅僅是見不了面吧。」  幾年前看過一部不少人稱道的網遊言小,一開始都還好,等書中主角會面後卻讓我的白眼翻到外太空,他們最常作的事居然不是好好相處,而是各據一隅,繼續打怪,令我感到諸般不思議,或許那才是好好相處之道?人類的通訊管道愈形發達,人們似乎益發疏離,拙於面對面的溝通。就拿我來說,平時和 Abin 分隔兩地西線無戰事,LINE 訊息給他的時候可以談笑說趣,難得假日齊聚一堂卻相談甚「番」,動輒一言不和,超想給他巴下去。

這本書的15則短篇皆已賣出影視版權,想像其中幾篇改編成迷你劇場或都會單元劇,會讓我哭笑不得吧!

我偶(時)爾(常)會這麼覺得,每個人都有病,只不過是類型和程度的分別,外顯和掩藏之間,或重或輕。短篇小說沒有長篇小說的餘裕去細描慢繪緩鋪陳,稍一不慎就流於空蕩蕩,字句必爭。《手機裡的男朋友》寫空寂、逃避、荒涼、歡愉、丑角、蹩腳… …人間悲喜,作者方慧執筆如多面刃,快狠準地戳刺浮生百態的膿血,也有搔癢,也有抽疼震顫,管你外皮多麼光鮮明亮,內裡的荒謬都拒絕被埋汰,於是你在別人的故事裡揭自己的瘡疤,而短篇故事隨時都有下篇可供優錪待命,秒殺病毒。

http://camille7531.pixnet.net/blog/post/66892749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