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我們還不是孤兒【預購】》的書評

徐明達愛看書 發表於 2018-10-22

根據美國史上真實事件改編,藉由虛擬的一家七口,因為媽媽的懷孕不得已送往醫院,卻讓這個家庭從此破碎。父母在醫院被哄騙簽下監護權轉讓,甚式以為自己剛出生的孩子是死胎,從此無法與自己的孩子再重逢...

讀完的心情其實有些沉重,把孩子當成商品販賣,還能榮獲【現代領養之母】的稱號?到底是什麼樣的社會出現如此矛盾可笑的事件?悲哀的是,這在台灣依然是很有可能發生,台灣社會上有關係就沒關係的風氣,就仍有可能發生類似的事件,本書的背景在1920~1950年間,當時的喬琪亞‧譚恩的共犯網絡,包含社工、律師、執法人員、醫護人員與法院官員,無獨有偶,大約30年後,1982年台灣破獲的販嬰集團,也就是這樣串通婦產科來達到目的....

再談談被領養的孩子們,說實話,其實大多數後來都過得不錯,但是他們真的快樂嗎?不要強加自己的價值觀在孩子身上,還忝不知恥的覺得自己在做好事?而賣相差的孩子呢?失蹤?被玷汙?他們只想好好過著自己的生活,或許對他們來說,在船上流浪比在莊園內彈鋼琴來的快樂.....不是嗎?

最後引用作者的話「孩子是脆弱的,他們每天都活在瑞兒那樣不確定的旅程當中。我們要成為他們善良的鄰居、堅定的保護者、樂於提供激勵的人、明智的老師和堅強的支持者。不僅對我們自己生育的孩子,而是對所有孩子。」共勉之。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