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這本當代諷刺大師挑明差異與仇恨危險平衡的布克獎決選作品。 它對我們這個只講求表面太平的世界與社會提出警告: 被遮蔽的真相不會消失它在人心之間形成一道道牆,讓人類遠離真正的和平。 當我們抹除歷史、遺忘對立,當我們一遇上字母J就緊緊閉上嘴巴── 失憶的人,有未來嗎?
什麼也別說、什麼也別問、別為自己辯解, 趁J這個字母還沒發出聲音前便閉上嘴巴。 我到底在害怕什麼? 我們是我們,因為我們不是他們。 你在深悟痛恨某個對象之前,必須在當中先看到種版本的自己。 真相雖然可能平庸,但無論怎麼說,總比面對未知的無壓力來得好。
"改變表面最殘酷的莫過於此,反而讓無法改變的那些一覽無遺。 早知道應該留在原地等待就好,只要等待就不可能失望。 就算一顆心懸在那裡也很好啊。..."pg.18 我們若是誠實面對自己~往事已矣,毋需多言,這一點大家都同意。 而既然既往不究,不管是否真的有適當的賠償或彌補方式, 也無賠罪的問題了。
"或許未來世代會說,我們現在是感覺崇拜, 但有感覺總比沒有好,感受愛總比反過來好。 簡單來說,活在當下總比過去好。..."pg.47 在糟糕的往昔,勿忘前事,乃最高指導方針,那些堅持物忘前事的人。 不如把我原諒你,當成自己的墓誌銘,我們說不定會因此而原諒他們。 但他們錯過這樣的機會了。
"厭惡會毀滅你,要不切避免它。"pg.8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厭惡中。藏著殺機。 危機潛藏在懷舊之情裡,無事莫生非, 錙銖必較的生活不值得苟活。 唯有望向明日,才能從昨日之中學習,這是提醒而非威脅。 你不會殺你愛的東西,但是你也不會殺你恨的東西。
"你不能恨回憶,你不能在回憶裡為自己復仇。"167 我們的歷史會讓事件變得不足輕重,辯黑為白,讓他們成為惡人, 而時間和苦難讓他們變得高貴。 他們,那些擅長永遠扮演受害者角色的人, 背著偷來的虛構故事強取豪奪。 因為仇恨存在於人之外。 就好像病毒那樣,人們會像染上病毒那樣去恨別人。 厭惡也一樣,那也是一種防火的東西,永遠不滅。
"有些問題你不能去問: 有些問題你不能從無知的黑暗混沌中捉摸出形狀, 因為害怕它所帶來的定義。 因為一但你框出了問題,就賦予答案一半的形狀。"pg.218 我們總以為自己做的事是人道的,即使自己正偷偷品味其中的邪惡。 人類生活的各種面向,這裡應有盡有。 最好的與最糟的,大概都是最糟的。
"...沒有眾神的黃昏,不代表什麼都沒有。 刑事偵查第一定律:每個人都會誇大事實。 第二條定律:每個人都誇大事實不代表沒有東西可查。"pg.260 謠言也是一種犯罪。任意誣告,你會倒大楣。 話說回來,火是一直都存在的,在某處,總是有什麼在燃燒著。
"當生命可能出現不同境況時,我們才有理由去反抗面對他人也是一樣。 我是我自己,因為我不是她,也不是妳。 如果我們都是紅蚯蚓,那就不需要生命了。"pg.365 生命本身是種抗爭,為了生存必須跟死亡抗爭。
必須花時間閱讀的一本小說~3顆星!
註記頁數: pg.2,4,5 18,19,32,47,49(50),57(59),62~63,68~69,70~71,82(83) 103,108,111,134,149,152(157),164(166),167~168
190~191,208(209),218,237,239,255,260 267,273(274,275),283,293,308,319,335
360,364,365,373,375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