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性格各異的五個人,以繁複、充滿哲理的對話及思緒,為我們展演人類的偏執狂熱荒謬疏離冷漠焦慮。 人們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核心,但實則微渺又孱弱,如同飛絮與過客般的存在。 你以爲這些都是你懂的、要的,必須伸出手抓取的,那些看似寂靜的,卻騷動著各種脆弱、不安。 寂靜一書,已經完全去中心化了。 每個人都可以是中心,但每個人對其他人來說都是謎。 所有小說都為了最後一句而寫。
"從烏有之鄉冒出來的,那裏已經一無所剩。 在沒有數位的協助下,當一件失落的事實浮現,每個人向另個人宣告, 卻望著遙遠的他鄉,那個我們曾熟習但以失落的世界。"pg.31 一個過時的傳統。我們拚的早已超越足球與戰爭。 世界大戰屈指可數,超級盃屈指可數,戰爭是另一回事,發生在別的地方。
"闇黑網路,馬丁說,每分、每秒都在改變,超出我們想像。 看看這黑屏,它屏蔽了什麼?" 除了馬丁,沒有人比中國人聰明。 日以繼夜,他引用愛因斯坦的名言。 沒人想說這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但這就是。馬丁說。
"...也可能是別人能聽取你的心聲,或控制你的行為。 我不認為我知道這個,不尋常的恐懼。不信任他人。 我可以給你看標籤,我隨身攜帶。"pg.64 人們走在路上,彼此互看,到底看到了什麼? 跟我看到的一樣嗎?我們的人生,所有這類看見的, 人們看見的,到底看見了什麼? 有些人就這樣接受了現實當機,一切停擺? 這是他們潛意識或量子態下一直想要的嗎?
"每個人對其他人來說都是個謎,無論他們如何密切參與, 即使他或她逃脫了最終定論,每個人都還是如此自然地被禁錮著, 被室內其他人給定論了?"pg.85 人們是否正經歷先前衝突的記憶,恐怖主義蔓延, 搖晃的視頻中,所有人胸前綁著炸彈背心接近大使館。 禱告並死亡。我們看得見,也感受得到的戰爭。 我們現在只需要考慮我們的狀況,不管外頭是什麼,我們依舊是人類,文明的人類碎片。 接下來的時光,流動的時刻,人們必須不斷告訴自己還活著。 我一輩子都在等待這件事,卻對此一無所知。
"黛安開始明白馬丁用的腔調,不僅不是他平常的聲音, 而是屬於某特定人士的調調,這個馬丁是說英文的亞伯特.愛因斯坦。"pg.93 黛安不確定他說的是不是純屬虛構。 關於他的事情,他的聲音,學來的重音,感覺他參死世界大事。 不論這意味著什麼。畢竟,他可以接觸到被審查的新聞, 他自己的說法是,有人將手機植入體內。
"盯著空白處,失去時間感,睡覺,起床,年復一年的教學。 學生通常都會聽。他們身世不同,臉色或黑或白或黑白之間。 ...人們被困在室內,但我們沒有被捆綁,我們任何時候都能離開。"pg.114 但這些一定要發生嗎?這不正是我們有些人思考的嗎? 我們正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沒有驚訝,不再好奇。完全失去作用的方向。 太多事情來自太狹隘的原始碼。誰來告訴我錯了,但也沒人開口。 當我這麼說時,試著理解現在不是自我批評,而是自我彰顯。 我寫,我想,我建議,我發呆。身體自有其想法。
非常哲學思維的一本警世小說~3.5顆星
註記頁數: pg.12(14,15),31,42(43),64(65),71,81,85 89(90,91,93),92,96(97,104),98(99,100) 103,106(107,109,112,113),114,116,121(123)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