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赫伯特‧麥馬斯特(H.R. McMaster),在副手博明(Matthew Pottinger)的協助下,促成2018年「美國印太戰略框架」,為美中關係帶來劃時代的改變。
退任後出版的這本《全球戰場》,從七大安全挑戰的角度,討論美國應該如何守護自由世界,絕對是了解美國政府如何看待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必讀之作。
全球戰場:http://moo.im/a/dADJLM (在書店看過實體版厚度接近5 cm!雖然有一半是註釋,但用了13小時才讀完!廢話不多,即入正題,適用於 #人文社科閱讀馬拉松 #2022人文社科閱讀馬拉松)
他反對新左派與現實主義者將俄國入侵烏克蘭歸究於美國和北約東擴(參考早前討論《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文),美國裁軍撤出全球戰場不會令世界更安全,美國就手旁觀反而會助長普丁的野心。
麥馬斯特不斷強調,美國必須放下「戰略自戀」,不可只從美國的角度觀看世界,以為美國的政策足以主宰世界的局勢,忽略其他大國對左右大局的影響力,造成有時過度自信、有時過度畏縮的表現。
要對治這個問題,他認為美國要有更多「戰略同理心」,制訂長期的戰略,加上堅強的意志,團結和支援盟國,才可抵抗獨裁者對自由世界的威脅。讀到阿富汗那章,不禁令人掩卷歎息。
這個觀察,與歷史學家尼爾‧費格森(Niall Ferguson)在《巨人》的比喻不謀而合:美國就像是個否認自己是帝國的巨人,拒絕承擔長期的任務,結果出現權力真空,造成世界失序。
巨人:http://moo.im/a/049GVY
話說回來,麥馬斯特在討論制裁北韓之時,提出三項原則:一、各國必須極限施壓,不容核武與飛彈的勒索;二、必須展現不惜一戰的決心和部署,自揭底牌絕不參戰無法以武止戈;三、絕不能未有成果就解除制裁,必須在執行細節上堵塞漏洞。
將俄羅斯部份銀行剔出SWIFT,凍結其央行的外匯儲備,初步造成盧布大幅貶值,銀行股價急瀉,金融市場震盪。然而,制裁名單有多深多廣,各國會否堅持下去,將會決定這顆金融核彈能否奏效,願天佑烏克蘭!Pray for Ukraine!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