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慢【出版25週年紀念版】

  • kjr202018 kjr202018 分享了劃線。
    一句話在密閉的小空間裡說出來,跟同樣一句話迴盪在大講堂裡,意謂的是不同的兩件事。這不再是他要負完全責任的一句話,也不是只說給對方聽的一句話,而是在一旁看著他們的那些人要求聽到的一句話。確實,大講堂是空的,但就算它是空的,還是有一群想像的、虛構的、可能的、虛擬的觀眾在那裡,跟他們在一起。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群觀眾的結構,我不認為樊生心裡想的是他在研討會上看到的那些人;現在圍繞在他身邊的這群觀眾為數眾多,態度堅決、挑剔、激動、好奇,但同時又是完全無法辨別的,他們臉孔的線條模模糊糊,這麼說來,他想像的觀眾是舞者所夢想的公眾?是不可見的公眾?是彭特凡建構他理論所依據的基礎?是全世界?是沒有臉孔的無限?...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