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東北大學的心理學家麗莎.費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t)批評得比羅素更深入。她認為大家對於普遍的情緒表達信條簡直照單全收,而且有些資料解釋起來也無憑無據。她指出,許多情緒表達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透過文化習得的象徵——一種我們學會和其他人溝通情緒的「肢體語言」形式。這種表達就像口語,彼此之間具有共通性,但也會有文化之間的差異。這不代表基本情感是文化特有的,而是指各文化用來傳達這些情感的臉部表情可能比艾克曼所宣稱的差距更大。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