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歇爾.傅柯的觀點裡,精神醫學一直是被用於控制社會秩序的工具,但戰後國際主義者們並非這麼想。相反的,他們發展出一種新式的精神醫學來處理個人和群體層次的精神疾病。他們的目的是要了解為什麼有些特定類型的人特別容易罹患某特定類型的精神病症。因此,戰後大舉出現的精神醫學研究,其目標大都在於指出壓力源、風險因子、以及其他會導致精神疾病發生的社會心理因素。這是公共衛生兩百年發展史上首次將心理衛生納入其中,使其成為議題。然而,以國際規模進行心理衛生研究與政策實踐,仍是困難重重。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