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齡將無變爻的卦稱「專卦」,如「遇復」,復為專卦。有變爻的卦,如「遇觀之否」,為兼卦。兼卦由「遇卦」及「之卦」組成。「遇觀之否」卦例來看,遇卦就是觀卦,之卦為否卦。這種分法顯然是錯的。《左傳》說「遇某卦」,是就全體筮數所成的卦象來說,如「遇復」,「遇蠱」,此卦說「遇觀之否」,意指所遇到的卦為「觀之否」,在《國語》中則有用「得」者,如「得貞屯悔豫」、「得泰之八」。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