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公園廣大的土地上,階級制度就沒那麼死板。優勢個體和下位者可以同時在天然的湖邊喝水。放鬆僵化的階級制度可能就像走出戶外那麼簡單。重點是,當資源稀少,階級制度會變得嚴格,連足夠的空間都是很珍貴的資源。 不過,即使實體空間可以擴大,或是青少年可以逃離不良的團體,低地位的自我認知仍有可能揮之不去。小學生在評估自己的階級時,多半很正確,但科學家研究憂鬱的青少年時,發現他們所認知的地位通常遠低於同儕的看法。註249很多人內心深深覺得自己就是在階級制度中比較低的那端。敗者效應一開始時,青少年或許真的在與另一個個體競賽,但當輸家無法擺脫它,便會連試都不試就覺得輸了。敗者效應會形塑成身分,一種持久的...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