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打字機:機械書寫時代的漢字輸入進化史【試讀本】

  • O’爸爸 O’爸爸 分享了劃線。
    隨著明快打字機於一九四七年在全球首次亮相,林語堂的努力成果完全顯現在打字機的鍵盤設計上。除了六個鍵上只出現一個符號外,大多數的鍵都有一串兩個到五個不等的符號,這些都是為了分散和填充林語堂的每一組八字分類群。林語堂創造了新的分組方式,根據字符自身的相似特徵將某些部首匯集在一起。例如,在某一個按鍵上,部首「忄」和「木」一起出現,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筆畫特徵:明顯的豎直筆畫,兩側是短的附隨筆畫。「目」和 「日」也成為一組類似的分類群,被分配給一個按鍵──這兩個部首彼此之間沒有詞源關係,但林語堂將它們分在一組,因為它們都是矩形形狀。 儘管像這樣的分組,讓我們覺得從書寫上來看很「自然」,但林語堂的每一個詞組...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 林語堂以建築學設計中文鍵盤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