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之間:業餘史家、獨立導演、維權律師與部落客,從草根崛起的力量,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聲音與行動

  • O’爸爸 O’爸爸 分享了劃線。
    從文獻性上來說,我剛才講的,並不是說單純地靠虛構本身來形成這種文獻性。文獻性背後是記錄跟虛構的結合。比如說在《二十四城記》裡,有五個真實的工人的講述,還有四個虛構的人物結合在一起。這虛構的部分,能夠有效地將記錄所達不到的講述呈現處理;這些真實的人物的每一個講述都是一個真實的個案,而這些個案本身形成存在的一種證明。它們結合在一起互相作用的時候,實際上是有一種文獻性的。另外一方面,是透過跟真實的公共事件、公共建築發生關聯。比如說世界公園這樣一個空間,它背後實際上帶來的文化心態很複雜。世界公園本身看起來的開發性,跟它事實上的這種封閉性、封閉感——將世界各地的景觀微縮背後本身的文化心態、消費心態,這些...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 賈樟柯的「文獻性」不只是純紀錄的文獻,也希望將紀錄及處構結合,呈現出情感上/虛擬「真實」。而片中的實際建築則成了導入虛擬世界的現實碼頭。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