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本書是傷慟文學的代表作之頭銜,
以及海內外廣大無邊的書評,
無法不買,一窺這本大作.
死亡是已知的存在問題,
我們經常性的選擇逃避,不去談論,甚至不敢去面對,
甚至極少人告訴我們該如何去因應這樣的時刻.
以蒂蒂安小姐這樣年逾古稀之年,
面對晚年喪夫繼而喪女,
對於曾經多次喪失親人的我,可以感同身受.
這本散文式的作品,內容除了敘述事件經過,
不斷摻插回憶,援用詩篇,醫學名詞,精神學狀態,
沒有交代的人名,以致於整個內容,晦澀難懂.
實在無法很順暢的讀下去.
在看這本書之前,剛好讀完齊格飛.藍茨的"德語課",
這兩本書其實內容完全不同,
德語課的文內不斷地對精神學的嘲諷,
一時整個閱讀過程更感覺瑣碎又嘮叨.
這本書似乎沒藉借蒂蒂安小姐的知名度與吸引力,
來啟示云云眾生如何面對死亡.
而不是讓人覺得看完之後只是"怕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