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事蹟
在卡夫卡故事的宏偉壯麗之中所存在的麻煩是,如果時間的單向之流被打斷為指向於、作用於人的對抗力量,它就不可能再維持線性時間運動的概念。由於他打斷了連續光譜,因此無論多麼輕微,人的置入都必然會使力量在其原本方向上發生偏轉;如果情況確乎如此,那麼它們就不再會正面相撞,而是會以某個角度交會。換言之,「他」站立之處的裂隙至少潛在地,不僅僅是簡單的間距,而是類似於物理學家所說的力之平行四邊形(a parallelogram of forces)
它從中間,從「他」所站立的節點斷開;而「他的」站立點,並非我們通常所理解的現在,而是一個藉由「他的」持續戰鬥、藉由「他」與過去、與未來的對抗,而得以維持的「裂隙」(gap)。惟當人被置入時間之中,且站立於其地基之上,無差別的時間之流才得以斷裂為不同時態(tenses)。這種置入(insertion),用奧古斯丁的術語來說,就是開端之開端(the beginning of a beginning);正是這種置入將時間連續體分割成各種力量,這些力量由於聚焦在賦予其方向的不同質點或身體之上,而開始相互鬥爭,並以卡夫卡所描述的方式發生在人身上
那麼這個人的心靈就會展現出,它曾不只一次、而是曾兩度迴轉:第一次是他從思想逃入行動,而接下來則是行動或行動的終止,迫使他再度返回思想。由此我們會不乏關聯性地注意到,對於思想的呼籲恰恰出現在古怪的「之間」(in
between)時期;有時候,當不僅後來的歷史學家,而且那些行動者、見證者,那些生活於彼時的人們自己,都開始在時間中意識到一個全然由「不再之物」與「尚未之物」所決定的「間距」(interval),則這個時期就會將自身鑲嵌進一個歷史性時刻。在歷史中,這些間距不只一次顯示,它們或許蘊含著真理的時刻。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