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要脫離這種麻木恍惚的醉酒狀態,唯一方法就是教導孩子慈悲心的價值,還有專心思考的價值
「有一個很具體的例子。位於中東的死海,有淡水注入,卻沒有出口,所以水流不出去。原本清澈的河水流入死海後,水質日漸惡化,變得死氣沉沉,所以叫作死海。它只接受卻不付出。做人的道理也一樣,有所得也要有所付出。到頭來,想獲得更多的喜悅,慷慨分享是最好的辦法
生成一種慷慨,即所謂的「有智慧的自私」,明白助人也是幫助自己,就如達賴喇嘛所言:「其實照顧別人、幫助別人,自己到頭來也能因此發現喜悅、擁有快樂的人生
同情和慈悲有一個差別,同情只是感受到對方的情緒,慈悲是一種更有行動力的狀態,在那當下,我們會希望他人得到最好的對待。就像達賴喇嘛說過的,看到一個人被大石頭壓住,我們的目標不是鑽到石頭底下,感受他們被壓住的感覺,而是幫忙把石頭從他們身上移開。
我們做出善行義舉時,腦內的酬償中樞(reward centers)會隨之發亮,跟想到巧克力的時候一樣。至於助人時感受到的溫暖,來自於體內分泌的催產素(oxytocin),與產婦哺乳期分泌的激素相同。這種激素似乎對健康有益,包括能降低心血管系統發炎。所以說,慈悲真的能讓人心更健康、快樂。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