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兒童都有以下明確的特性:無法妥善面對人生的問題;他們野心勃勃,想為一己之私來統治一切,卻罔顧國家社稷。此外,他們一向好爭辯,愛與人針鋒相對,但他們其實也是膽小鬼,對人生所有問題都興趣缺缺。童年時期受寵,並無益於讓他們做好準備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 我們在這類兒童身上也發現了其他特質:他們凡事謹慎,總是猶豫不決。人生出現問題時,他們會拖著遲遲不解決;或是事情做到一半,只要遇到問題就直接放棄,改走其他的路,因此永遠做不出名堂。
忌妒亦是嚴重深層自卑感的產物之一。善妒的人害怕自己沒有能力掌握身邊的伴侶
正常的人,不僅沒有優越情結,連優越感也沒有。人們之所以努力追求優越,是因為每個人都有想成功的企圖心。只要一切努力是為了追求有用的事物,我們的價值觀就不會偏差。而精神方面的疾病,正始於價值觀的偏差。
想分辨孩子具有何種人生原型特質,有具體的方法可循:檢視他們有哪些與眾不同的興趣、他們為了超越其他人而做了哪些計畫與努力,以及他們立下了哪些充滿優越感的目標。
身體上的毛病,可以透過均衡的營養與適當的治療來減輕症狀。但實際上,導致不良後果的原因並非生理上的缺陷,而是病人本身的心理態度。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