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讀書評

不虐待我的繼母與繼姐(01)

《不虐待我的繼母與繼姐(01)》的書評

不虐待我的繼母與繼姊(X)過度溺愛我的繼母與繼姊(O)女主角慢慢接受落差甚大的家人,從畏首畏尾到勇於表達自己想與新的家人在一起的變化太可愛了。當然最大笑點與亮點就是繼母與繼姊們顏藝與魅力兼具啊!

候鳥的女兒

《候鳥的女兒》的書評

開頭引人入勝,中間稍微低潮,但在最後1/3處,一切伏筆迅速收回,到主角終於見到追尋已久的願景,都讓我讀得無比激動。
主角法蘭妮生性漂泊,因為童年際遇害怕被拋棄,也無法長久陪伴在所愛之人身邊。野生動物一般的她與研究鳥類保育的尼爾相遇並結為連理,從不以言語承諾,而是以「行動」來實踐陪伴,即便兩人時常分離。讀到法蘭妮怪罪女兒死產是「我的身體溺死了她」時,忍不住為之心碎。結尾雖然稍嫌倉促,但主角的故事確實已經圓滿地說完了。

第四翼【戰龍系列1】(18禁)

《第四翼【戰龍系列1】(18禁)》的書評

前期積蓄的爆發力在後期連環引爆的人物、扎實的體能與戰鬥場景、意想不到的伏筆回馬槍,縱然有YA與NA常見的缺點,但《第四翼》無愧它的高人氣。有好幾幕的劇情高潮都讓我有所動容。

重生的女巫(冬夜三部曲之最終曲)

半成品一樣的小說

希望其他人讀得愉快,因為我只覺得自己的時間被浪費了。女主角的莽撞和暴躁到最後一本書變得更嚴重了。為了喚醒霜魔而和他上床這件事也完全沒有必要(拜託,你剛學會的魔法呢?)然後霜魔被喚醒後也沒有什麼作用,直接又消失了一大段劇情。

到了大戰的部分更是一團糟。作者不停切換視角,不停用強暴作為威脅證明瓦西婭很有「吸引力」(幾乎每一個章節都有她的身體多吸引男性注意的描述),莫名其妙復活死去很久的角色也很糟糕,最後才加上無關緊要的血脈設定更是超級瑪麗蘇。

少女與魔馬(冬夜三部曲之二部曲)

所以女主角到底哪裡長大了?

劇情是比第一集流暢多了,但瓦西婭反而變得更莽撞和白目(前面已經提醒過得剪頭髮避免被抓包了,後面還是因此被揭發),跟霜魔的感情戲也突兀得讓人很無感。本集的反派被殺死的方式也同樣突如其來,遠遜於原本流傳的故事那樣的精巧。作者一直到最後決戰時才想到要解決重要問題。

熊與夜鶯(冬夜三部曲之首部曲)

令人失望又不明所以的過度炒作之作

不要浪費時間讀這套書。作者對節奏掌握差勁的能力讓我咋舌,《熊與夜鶯》直接跳過前面,只讀最後1/3也能看懂故事在說什麼,莫名其妙的感情戲更是沒有必要。翻譯更是把人名翻得拗口,又充滿支語。

月經不平等

與經期症候群相比,我更無法忍受知識的貧血

首先同意前面的書評,這本書的註解排版亂跑到讓人很惱怒。
回到內容本身,有很多撰寫專書的作者可以將生命經驗與主題知識流暢而不突兀地結合在一起,但顯然《月經不平等》的作者不是⋯⋯這本書比起「談論月經的歷史與文化現象」,更多是「談論月經與作者之間的關係」,不是說後者不可行,畢竟月經與所有女性息息相關。但除了前面的月經神話與血的賦權帶著詩一般的美,以及後面女性因為生理用品而與社會抗爭這點確實有切題「月經不平等」與「月經貧窮」的現象,讓我有所共鳴與思考,其他部分的內文卻像作者巴不得想立刻甩掉的經血。有很多時候,作者似乎更想寫自己的自傳,討論延伸出來的家族八卦,而不是專注在「月經」本身。希望未來有更多認真討論月經困境的公衛書籍,以將這本書從書架上替換下來。

花朵的祕密生命

《花朵的祕密生命》的書評

讀完其實很索然無味的一本書,作者常常寫一句就斷句換行,讀起來有種沒頭沒尾、敘述不完整的感覺。有些舉例確實讓人耳目一新,尤其是解說植物如何與整個生態系的演化互動的部分。但一脫離這種舉例,作者的文筆並沒有妙筆生花到能撐起讓我繼續閱讀下去的動力,導致我斷斷續續讀了兩個月才讀完。
對於本來就喜歡植物科普知識的人來說,口味偏淡,或許比較適合剛入門科普書籍的讀者。如果已經讀過像是梭羅的《野果集》,或是大衛.喬治.哈思克的《森林秘境》,這一類環境生態知識豐富、文筆也流暢豐滿的作品,就跳過這本書吧!你不需要花時間或錢在這本書身上。

童話中的女性: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

《童話中的女性: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的書評

這本書對我來說,含金量其實比同樣由心靈工坊出版的《女英雄的旅程》更高,女英雄的旅程是入門書,比起神話學與文學中的女性,對近現代的女性現況有更多著墨,而《童話中的女性》則有更多童話中的情節如何對應人的意識與潛意識解說。
作者von Franz提到,童話是無意識的補償,在凡人故事與透過千年形塑的神話之間,尤其在一神信仰的基督教席捲歐洲文明之後,異教女神被驅逐,女性的形象遭到限縮,若不是貞潔聖女,就是萬惡蕩婦。而童話就是這些漏洞的補遺,將基督教所排擠的文化潛意識搜羅起來。
只是不知道榮格派的學者寫作是不是都有一個很難描寫的特性:讀起來特別人讓想睡。閱讀本書其實也需要對榮格心理學派的基礎認知。導致我看得很緩慢。作者提出的有些論點,我並不完全贊成,但我非常喜歡她在〈美麗的瓦希麗莎〉的一段話:「一個人越瞭解自己的弱點,就越能夠保護自己對抗其他人的弱點,因次自己的內在邪惡會認出別人心中的邪惡。」這也正是我學習心理學的動力。

笨拙烘焙

《笨拙烘焙》的書評

為了取代麵粉,卻用了更多複雜的食材組成(粉類一大堆),反而一點也不「笨拙了」,如果是對有過敏需求的人,這本或許很不錯,但只是想做簡易點心就跳過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