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倫‧布朗(Byron Brown)的《沒有羞恥的靈魂》和貝佛莉‧茵葛(Beverly Engel)的《療癒你的情緒自我》,有更多對找碴鬼療癒性發怒的鼓勵和指導
1. 幫助小孩發展對情緒重現的覺察:「你以前什麼時候有過這種感覺?這是不是有人對你很壞時的感覺?」 2. 展示「覺得危險並不代表你身陷危險」。教他們有些地方比其他地方安全。用溫柔、輕鬆的語調說:「也許你可以和我一起休息一下。」「你在我身邊很安全。」「這裡沒有人可以傷害你。」 3. 示範有大人在乎他的照料和保護,目標是成為這孩子的第一個安全關係。幫孩子與其他安全、愛護他的大人、團體或社團建立連結。 4. 用舒緩、可靠的方式對孩子說話。平衡「愛與限制」:每一個負面要有五個正面。慈愛地設立限制。 5. 引導孩子的思緒回到他自己的身體,以減少過度換氣和過度刺激。 A. 教他系統性地放鬆主要肌肉群。 B. 教他深深的、慢慢的腹式呼吸。 C. 鼓勵他放慢,以減少會增加恐懼的匆促。 D. 教他冷靜、集中注意力的活動,像是畫畫、合氣道、太極、瑜伽、伸展活動。 E. 辨識安全的地方,並鼓勵他到那裡避靜。 6. 教他「用說的」。在有些家庭中,說話是危險的,而言語抒發可以釋放痛苦與恐懼,並重建應對技巧。 7. 幫助他哀悼安全感的逝去。虐待和忽略會導致悲傷和憤怒,哭泣則會釋放恐懼。以不傷害他人的方式宣洩憤怒,可以建立安全感。 8. 縮小內在找碴鬼。讓大腦變得更為「使用者友善」,更加地覺察對自己說負面的話,和基於恐懼的幻想。教他思考中斷法和思考取代法:幫助他建立一個清單,可以記得他的好處、優勢、成就和資源。 9. 幫助他辨識自己的4F類型,以及那個類型的優點。使用象徵法、歌曲、卡通或電影角色。戰:金剛戰士;逃:藍色嗶嗶鳥、巴布工程師;僵:降世神通;討好:芝麻街的格羅弗。 10. 教育他這些權利和需求:界線、說不、抗議不公平、尋求負責的大人保護。 11. 辨識並且避開危險的人、地方和活動(例如,超人會避開氪石,運動明星不嗑藥)。 12. 破解永恆式的思考。創造可得的未來的鮮明景象,那裡更安全、更友善、更富足,並以類似的成功故事舉例。
在尋找誘發因子時,是來自於支持自己,還是來自於找麻煩?如果是後者,那最好別再找誘發因子,而改成提取自我接納,畢竟總是會有我們無法理解的誘發因子
情緒重現是內在小孩的求救訊號 如果找不出誘發因子,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把情緒重現當作小時候的你在試圖溝通
情緒反應和誘發因子不成比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