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64
書本
0
追蹤
0
粉絲
sean60
個人書櫃
個人書櫃
劃線註記
完讀書評
閱讀時間軸
閱讀書單
06
月
05
sean60
新增評分
隱蔽嫌疑人
陳浩基
03
月
02
sean60
新增 1 則書評
魔蟲人間2‧黑白
陳浩基
相隔多年的續集比起第一集趣味大幅提升了,結尾也相當陳浩基風格,雖然不是推理小說,但結尾也是把鋪好的梗一一交代。 以Plup fiction來說很值得推薦。也期待還有下一集。
sean60
閱讀完畢
魔蟲人間2‧黑白
sean60
新增評分
魔蟲人間2‧黑白
陳浩基
02
月
28
sean60
閱讀完畢
魔蟲人間1
sean60
新增評分
魔蟲人間1
陳浩基
08
月
11
sean60
新增評分
【低醣餐桌】花椰菜飯瘦身料理
石川美雪
09
月
08
sean60
閱讀完畢
Secret Girls:花花(18CM事業線美少女)[性感女僕版]
07
月
25
sean60
閱讀完畢
貪婪之羊
sean60
新增評分
貪婪之羊
美輪和音
07
月
21
sean60
新增評分
Secret Girls:花花(18CM事業線美少女)[性感女僕版]
漢堡
06
月
05
sean60
新增了劃線
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年輕人 您是說,抵抗本能和衝動就是自由嗎? 哲學家 如同我一再提到的,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所以我們希望由人際關係中解放、尋求自由。但是要在宇宙中自己一個人獨自生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思考到這裡,對於「所謂的自由是什麼?」可以說已經有了結論。 年輕人 是什麼? 哲學家 換句話說,「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年輕人 您、您說什麼?! 哲學家 就是有人討厭你。那正是你行使自由、讓自己生活自在的證據,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sean60
新增了劃線
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哲學家 那當然。不過,請你這樣想想:介入他人的課題,還有背負他人的課題,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沉重又辛苦。如果你的人生正面臨著苦惱,這樣的苦惱必然是來自於人際關係。所以首先,你必須清楚知道「從這裡開始,就不是我的課題了」,然後把他人的課題切割、捨棄。這就是讓人生卸下重擔、變得單純的第一步。
sean60
新增了劃線
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顛覆社會的說法!您要知道,我們確實有認同的需求。只不過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同,我們必須先尊重並認同他人。同時,正因為認同了他人、認同了不一樣的價值觀,我們自己也才能被對方接納、尊重。也由於這種相互認同,我們才能夠構築這個「社會」! 老師您的論點將人類逼進了孤立的死巷裡,引起對立,是必須唾棄的危險思想!這一切根本就是挑撥人與人之間不信任及猜疑心的惡魔伎倆。
sean60
新增了劃線
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哲學家 我不是虛無主義者。而且正好相反,老是想要尋求別人的認同、在意他人的評價,到最後你過的就是別人的人生。 年輕人 這是什麼意思? 哲學家 因為太想獲得認同,結果就依照他人「希望你是如此」的期望,拋棄真正的自我,過著別人的人生。 還有,請記住,如果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那麼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所以當別人不能如你所願地行動時,你不可以因此動怒,因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年輕人 不對!這根本是徹底
06
月
01
sean60
新增了劃線
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人只有在感覺「只要和這個人在一起,就可以自由盡情地展現自我」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愛。沒有自卑感,也不必誇耀自己的優越性,可以處於平穩、極為自然的狀態。真正的愛,就是這麼一回事。
sean60
新增了劃線
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年輕人 所謂的「人生任務」是? 哲學家 所謂的「人生」這兩個字,請你從小時候開始回想一下。小時候,我們有父母、親人的保護,尤其是不用工作也能活下去。可是不久後,「獨立」的階段就來臨了,不能一直依靠父母。精神上的獨立就不用說了,在社會上也要獨立,必須從事某些工作──這裡所說的「工作」不是只有在公司上班那麼狹隘而已。 而且成長過程中,會有各種不同的交友關係。當然,也有可能和其中某個人談戀愛,進一步走入婚姻。這樣一來,就開始了婚姻關係;有了孩子之後,親子關係也跟著出現。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作的任務」「交友的任務」以及「愛的任務」三項,統稱為「人生任務」。
sean60
新增了劃線
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行動面的目標有兩項: 一、獨立 二、能與社會和諧生活 然後,支援這項行動的心理面目標,則包括兩項認知: 一、我是有能力的 二、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sean60
新增了劃線
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哲學家 人啊,一旦在人際關係中確信「我是對的」,那瞬間就已經一腳踏入了權力鬥爭。 年輕人 光憑認為自己是對的?天啊,這太誇張了吧! 哲學家 我是對的,就代表對方是錯的。當你這樣想的同時,討論的焦點就已經從「意見的正確性」轉變成「對待別人的方式」。總之,確信「自己是對的」會和「這個人錯了」的想法連結起來,進而變成「所以我必須贏過他才行」這種勝負爭奪戰。完全就是權力鬥爭。
sean60
新增了劃線
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哲學家 所謂的控制憤怒,指的就是「忍耐」吧?不是這樣的,可以學學不利用憤怒就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憤怒不過是一種為了達到目的而採取的手段,只是個工具而已。
sean60
新增了劃線
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原因(家庭環境)所牽動,而是為了達到目的(對父母報復)。 年輕人 為了讓父母困擾,選擇脫序行為? 哲學家 是的。例如看到割腕自殘的孩子,有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吧?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那樣做。 可是請想一想,割腕這種行為會讓身邊的人(例如父母)有什麼感覺?如此一來,就會很自然地發現隱藏在行為背後真正的「目的」了。 年輕人 ……目的,是報復吧。 哲學家 嗯。而且人際關係一旦進入到復仇階段後,當事人雙方想解決這個問題,幾乎已經是不可能了。為了不變成那樣,當對方挑起權力鬥爭時,絕對不要隨之起舞。
sean60
新增了劃線
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哲學家 是的,也就是「復仇」的階段。就算暫時認輸,對方還是會計畫在其他場合、以不同方式進行報復。 年輕人 譬如說? 哲學家 像是遭受親人虐待的孩子誤入歧途、逃學逃課,甚至出現割腕之類的自殘行為。如果是佛洛伊德的決定論,應該會把這種事解釋為「因為父母這樣教,所以孩子就這樣做」,並且用單純的因果律來思考吧。就像因為沒澆水,所以植物枯死了那樣,的確是很簡單明瞭的解釋。 可是阿德勒的目的論就不會放過隱藏在孩子心中,也就是「對父母報復」這個主要的目的。只要自己行為不良、逃學逃課或是割腕的話,父母就會頭痛。不只是手忙腳亂,甚至會煩躁到胃都快穿孔。孩子們都是在有所認知的情形下,選擇了脫序行為的。這不是受過去的
sean60
新增了劃線
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年輕人 喔,哥哥是哥哥,別人是別人吧。 哲學家 不,應該會變成關係更接近的「夥伴」。 年輕人 夥伴?
sean60
新增了劃線
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哲學家 你之前說過吧?你無法發自內心祝福那些看似幸福的人。這就是因為你把人際關係當成是競爭,認定別人的幸福就像是「自己的挫敗」,才無法給予祝福。
sean60
新增了劃線
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哲學家 競爭的可怕就在這裡。就算你不是輸家,就算你一直獲得勝利,但只要你置身於競爭之中,內心就無法得到片刻安寧。因為不想成為輸家,而且為了不成為輸家,必須不斷贏下去,也沒辦法相信別人。社會上有許多人雖然獲得成功,但同時卻無法感受到實質的幸福,就是因為他們活在競爭之中。對他們而言,世界是一個危機四伏、草木皆兵的地方。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