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顯示,當講者傳遞激勵人心的訊息,觀眾比較不會仔細檢查教材,而且會忘記更多內容
社會科學家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敬畏效應」,但是我認為叫做「驚嚇效應」比較適合。老師通常會宣揚新思想,但是很少教導我們如何自行思考。考慮周到的講師可能會檢討不正確的論述,告訴我們該怎麼去思考,但是他們不見得會教導我們如何重新思考往前進,有魅力的講者能以政治家手法迷惑我們,我們會追隨他們,得到他們的認同或加入他們的群組。但我們應該被論述的本質說服,而不是包裹在外面的耀眼包裝。
在學校想擁有優異的成績,經常需要精通舊有的思考方式,打造具有影響力的事業,則需要新的思考方式。在一項針對高成就建築師的研究中,最具創意的那些人,畢業成績平均為B。那些拿到全A成績的人堅決不肯犯錯,以至於他們經常不願冒險去重新思考正統理論。
然而心理學家發現,開啟思維的一項特點,是以好奇和興趣回應困惑。有一位學生說得好:「我需要時間解決困惑。」困惑可能是一種提示,表示有新的領域需要探索,或是新的拼圖要完成。
二○○三年,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在類似的情況下解體。在升空後,地面的團隊注意到有些泡棉從太空梭脫落,不過他們大多認為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在過去的任務便發生過,卻都平安無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