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們遇到了編劇通常要面對的問題──構思一個劇本,它有會吸引觀眾的內心戲。對於一個改編劇本,有時因為忠於原作的呼聲而增加了這種難度。像我們先前說過的那樣,忠於原作應該是你的最後考慮;首先考慮的應該是一個好的內心戲。
如果你的原始材料沒有一個內心戲,你必須想出一個,否則你的劇本將會平淡無奇,也不會令人滿意。
所以給編劇的教訓是,堅持你在第一幕設定的內心戲,然後在第三幕了結內心戲,而在第二幕走你自己的路。為了一些好的劇情或者喜劇效果來轉變內心戲也是可以的,但是請記住,內心戲的功能就像是劇本的脊柱,其他素材必須依附在它的上面。
關於轉變型劇本第三幕的最後一點是──注意不要太快結束內心戲。
運用通靈或者中介物來解決問題的電影,總是讓人看得不那麼過癮──用一些不是很有邏輯的方法解決問題就無法完全表現潛在的象徵意義。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