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人物背景時容易遭遇的問題是,故事的步調很容易變遲緩或停滯。作者過於專注在闡明人物的往事時,會為讀者帶入過多不必要的訊息。要巧妙地描寫人物背景,必須結合當下的狀況,只針對這個角色目前的行為,描寫讀者理解時所需的必要事項。
如果在設定中意圖強調某種氣氛,應從該場景的狀況,以及要在場景中發揮哪種情緒的效果來考量,之後再運用聲音,提升選定的情緒效果,或是用來增減緊張感。這裡用一個保母的例子來說明。她半夜剛下班、正在回家的路上,卻覺得每走一步都有人盯著。但是已經走上家門口那條路上時,聽到哥哥的卡車引擎冷卻音,讓她懸在半空中的心終於放下。因為那個聲音顯示出,就算她立刻需要協助,也有人已經在身邊,因而成為安全的象徵。但另一方面,如果從身後傳來有人走在砂石鋪道上的聲音,或是門口的電燈泡整個掉在地上摔破,一定會讓她更加害怕。
無聊的設定往往和描寫技巧當中的用字貧乏,形容詞或副詞的濫用,以及經常缺乏多樣的變化有關。若想讓作品不僅能以感情為中心來引導想像,而且讀起來很愉快,最理想的方式就是運用各種文章結構和大量的比喻字詞。
改掉自己經常性描述顏色和感官的細節、反覆同樣的措辭或比喻等表現手法,最好的對策就是,把你偏愛的細節和技巧逐條寫下來,不定期在你編修時拿來檢查各個情節。是否找到一些固定的寫作模式?是否用太多直接比喻的手法?如果是的話,刪掉一些並用新的東西來取代。
寫作的大前提就是不能讓讀者看破手腳。整篇故事都用風聲作為象徵,這種蓄意的重複另當別論。但如果想都不想的就讓感官的細節描寫突然跳出來,那就需要大刀闊斧刪減了。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