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讀書評

紅樓一夢:賈寶玉與次金釵

《紅樓一夢:賈寶玉與次金釵》的書評

之前看過歐麗娟老師其他關於紅樓夢的作品,讓我對紅樓的認識又更深一層,本書說的是寶玉與紅樓中的次金釵的解析,讓我對於這些原來屬於配角及半配角的角色有了不同想法,我忍不住想,若香菱當年沒有被擄走,好好的在甄家長大,又怎會遭此一劫;晴雯總是被當成自由的象徵,但其實他也深受奴隸制度影響,並不若大家印象中驕傲不爭;襲人倒是一如我所想,小時候讀紅樓不太喜歡,但長大才知道,要能八面玲瓏又知所進退,著實不易,襲人一直給人有心機的印象故讓人不喜,其實要是身邊有這樣的人,不知道多討喜。本書讀起來令人津津有味,老師也有理有據,都能找出書中直接或間接的情節證明,彷彿又走了一趟紅樓,只是這次是從旁觀視角,很有意思。

時代如何轉了彎

《時代如何轉了彎》的書評

雖然是因為有政治傾向上的偏好,我才買了這本書,但我必須要說,台灣人有機會真的該讀讀這本書,蔡英文總統任內,內政部分有許多未竟之事,但也做了許多其他政黨不敢做的事,同婚法案、年金改革,是絕對會掉票的政策,但她一上任就立刻推動了,綠能產業、國艦國造,讓我們國家更加自立自強的政策也超出進度,許多改革還在路上,但小英總統在台灣政治史上,絕對有其不可抹滅的位置!

靈魂穿越手稿

《靈魂穿越手稿》的書評

這是一本神奇的書,從來沒有閱讀過類似這樣的書,從不同章節、不同角度閱讀,竟也能把故事說得完整,尤其作者推薦的閱讀方式,更為閱讀這本書增添了閱讀樂趣,很喜歡作者的巧思,讓讀者有互動及探險的感受。讀完用另一種方式閱讀,發現其實作者拆解方式並無什麼特別,就如同魔術一樣,說破手法就不稀奇了,但想出這個手法,讓讀者體驗不同閱讀經驗,真的值得一試。在這個閱讀越來越不被人看重的時代,任何吸引大家閱讀的手法我都覺得值得讚許!

中國大歷史

《中國大歷史》的書評

此書內文極不通順,錯字缺字不少,有些語句用詞看起來是用谷歌翻譯的,我一度以為是翻譯書,有些是用語又是古文;若說只有這些問題就算了,最後講到共產黨、台灣、香港更令人驚訝作者對於現實認知的脫離,尤其令人不解對於台灣敘述竟著重在清朝以後,台灣幾乎沒有被中國同政權統治的時期,內容也流於表面並不是台灣現況;對於香港基本法還給予正面評價! 原以為這是多年前的作品,但看到封底二版是2019年7月! 到此我只想誠心建議未看過此書者可以錯過,絕不會有什麼遺憾,想要了解中港台的歷史,有太多更好的書值得閱讀,不需要閱讀一本錯誤百出的書,但如果是好奇,倒是可以抱著獵奇心態一讀。

快思慢想

《快思慢想》的書評

花了很長的時間終於讀完這本,書中許多破除盲點的概念需要花一些時間理解,閱讀此書的過程本身就是系統二的行為,但道理懂了,實際要運用在日常生活,或嚴謹的學術研究,仍不是那麼容易,我們實在太容易受到系統一的影響了! 閱讀此書過程我內心也曾質疑作者:憑什麼如此高高在上評斷他人的思考決策方式? 但讀完後才理解,也許這是一本自省過後再提醒他人的書,書中的很多概念是作者集結人生精華後萃取的,即使當下無法理解,我想隔段時間再重複閱讀會有新的體悟,確實是一本值得人反覆咀嚼的好書!

13.67

《13.67》的書評

透過一位香港警察的精采案例回顧,一步一步回到開始的時候,從中不只享受到推理的樂趣、看到香港警界的變化及社會的變遷,書中在大時代底下不停震動的香港社會,現在看起來彷彿是一種預示,看完本書沒有謎底揭開的暢快感,只有滿滿的惆悵,這是一本香港人才能寫出的推理小說,一本屬於這個時代的小說,過去或未來可能都不會再有了。謝謝這本書讓我認識了陳浩基這位華文推理小說家,非常期待繼續閱讀他的作品。

只有你聽到 Calling You:特別新增收錄短篇小說假女友(全新增訂版)

《只有你聽到 Calling You:特別新增收錄短篇小說假女友(全新增訂版)》的書評

我在人生幾乎最脆弱的時候讀到這本書,當下完全無法阻止眼淚鼻涕齊奔流,書中的四個小故事,幾乎都完全契合我的心境,在最平凡不過的日常生活,最寂寞不過的心境,經歷痛楚悲傷卻無法吶喊,卻碰上難以向人言說的奇幻際遇,彷彿無人知曉卻又期待有人能夠聽到,而得到一點救贖。當年讀的時候覺得實在太悲傷了,主人翁們已經很孤獨,卻沒得到我期待的完美大結局,現在才明白當時太年輕,其實希望之光一直隱隱存在,即使經過傷痛淬鍊,得到的那一點點撫慰也能稱之為幸福了!

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一次上手!

《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一次上手!》的書評

這本書說明了一個我完全沒聽過的東西「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其實這樣的概念在很多政策及日常生活教育就有落實了,但是沒有好好的讓民眾了解。SDGs包含17項核心目標,其中又涵蓋了230項指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17個目標為:終結貧窮、消除飢餓、健康與福祉、優質教育、性別平權、淨水及衛生、可負擔的潔淨能源、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減少不平等、永續城鄉、責任消費及生產、氣候行動、保育海洋生態、保育陸域生態、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多元夥伴關係。有些目標已在執行,有些頗有成效,有些卻會與其他目標相拮抗,有些需要政府政策主導,有些自己就可執行。地球只有一個,在發展失衡的狀態底下,如何導向永續發展,又與經濟發展不牴觸,需要眾人的智慧集結。其中IKEA及歐萊德國內外兩家的例子值得借鑒思考,地球的資源有限,人口在近一百年來瘋狂增加,如何有效率又公平地讓眾人都能使用,是現在人類的課題。過往人類想著如何開發資源,現在人類想著如何循環使用資源,一切思維需要翻轉,需要讓所有人民都了解,不是只有環保,還有更多面向需要了解,希望有更多相關的推廣活動,讓SDGs更融入一般人的生活,而不是流於形式。即使因為政治因素,台灣不是聯合國的一員,但我們仍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對永續發展同樣有責任!

海上傭兵

《海上傭兵》的書評

花了將近13個小時終於把這本啃完了,這本書基本上是一本論文,剛開始真的不太好讀,但是讀懂整個脈絡後就會很順!本書刷新了我對明鄭時期及對鄭氏父子的看法,非褒非貶,而是平舖直述的告訴讀者根據來自荷文、漢文、英文等各個當時在這個海域出現的文件、帳務數據,推測當時所發生的事件,試圖還原那個時代的情境,各國政治環境接連動盪不安,牽動著整個東亞海域貿易往來。鄭氏父子不是海盜、不是神格化的忠臣,而是懂得利用各國政治、全球化的海上經濟,掌握資源成為中國史上獨一無二的藩鎮軍閥!在閱讀歷史前,把民族大義、意識形態拉出來,單單閱讀史料,看見的東西比想像的還要多!

MVP製造機

《MVP製造機》的書評

這是一本對現代運動大改觀的書,閱讀此書前,我已經從電視球賽轉播及PTT棒球板了解到,台灣的職業運動發展,對比國外就始終停留在殺豬公階段,中華職棒每年都被鄉民戲稱是草創聯盟,但直到看了這本書後,我才了解到具體的差距在哪裡!原來數據在職業運動中的運用已經如此深入廣泛,我們每天討論的打擊率、長打率、上壘率、三振率,甚至已經慢慢開始討論的擊球初速及仰角,現在對MLB來說叫做最基本的數字,如何整合這些數據,結合高速攝影機,找出最好的投球機制及打擊姿勢,或者幫助投手找出最適合他的球種,甚至設計出一個全新的球種球路,這才是MLB正在做的,一個職業球隊,數據分析人員甚至比球探+教練團還多人,如此一比較,中職看起來的確還在殺豬公沒錯了!只是在追求數據的背後,作者也不忘討論其他軟因素,一個選手能成功,不見得只有功利地追逐數字,還有許多心理環境因素,更甚討論到這樣是否真的有提高到球員薪資,改善球員的權益;是否因提早的數據分析,在錯誤的解讀下剝奪球員成長空間;在三振率、全壘打率變高情形下,MLB變難看了嗎?是否傷害到聯盟發展?在作者的大哉問下,科技的發展是否全然帶來正面的影響,我認為還是取決於使用的人用什麼角度來看待。最有意思的是,最後新增的一段後記,解析太空人隊的作弊事件,其實在書中原本內容中,作者是頗推崇太空人隊的,他們算是MLB擁抱高科技的先驅者,且幫助許多球員成長,這是無庸置疑的,但作弊事件爆出後,所謂擁抱高科技反而成為最大的諷刺,其實科技本身並沒有錯誤,如何使用、如何保障工作權隱私權,也許才是新一代職業運動員及球團該好好思考的,聯盟跟不上科技的腳步,制度追趕不上進步的速度,衍生許多問題都正在發生,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希望台灣的職業運動工作者都能閱讀這本書。

2021Readmoo線上國際書展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