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145
書本
0
追蹤
0
粉絲
siauyong1021
個人書櫃
個人書櫃
劃線註記
完讀書評
閱讀時間軸
閱讀書單
05
月
30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如何讓人聽你的
約拿・博格
但就是這麼微小的兩個字母的調整,造成的結果卻大不相同。相較於單純地「請孩子去幫忙」,改成「請孩子去當個小幫手」讓孩子願意幫忙的案例增加了三分之一。 為什麼會這樣?光是兩個字母為何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實驗者最後得出的答案如下:是動詞與名詞之間的選擇讓事情變得不同。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如何讓人聽你的
約拿・博格
什麼樣的語言風格可以讓人感覺更有信用、更值得信任、更具權威感;為什麼有自信的理財專家更能獲得眾人青睞,儘管他們不一定是對的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如何讓人聽你的
約拿・博格
一、啟動身分認同與能動性 用字遣詞可以告訴我們當家的是誰、該為後果負責的是誰,還有採取某項行動的意義。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如何讓人聽你的
約拿・博格
這項影印機的研究只不過是展現文字魔力的其中一例。不說你「喜歡」而說你「推薦」一樣東西,可以讓你的提議被接受的比率上升百分之三十二。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如何讓人聽你的
約拿・博格
我們說出口的話是有影響力的,只是影響力也有高低之別。對的字眼,用在對的時間,就能改變人的心意、抓住群眾的注意力,用紙上談兵促成真實的行動。 所以,這些咒語究竟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去掌握它們的魔力? 這本書揭開了藏在語言運作背後的科學祕密,還有更重要的,我們可以如何有效地讓這祕密為我們所用,讓我們可以去說服他人、深化關係,於私於公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具體而言,我們一共會討論六種類型的咒語,對應到六種語言的功能:(一)啟動身分認同與能動性;(二)傳達自信;(三)問對問題;(四)善用具體性;(五)動之以情,還有(六)掌握相似性(與相異性)的力量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如何讓人聽你的
約拿・博格
這項影印機的研究只不過是展現文字魔力的其中一例。不說你「喜歡」而說你「推薦」一樣東西,可以讓你的提議被接受的比率上升百分之三十二。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頭腦好的人說話前思考的事
安達裕哉
於二○○二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行為經濟學家丹尼爾.康納曼在其著作《快思慢想》中提到,人類的思考分成「快思考」(系統一)和「慢思考」(系統二)兩種。 簡單來說,「快思考」(系統一)就是所謂直覺式的思考,而「慢思考」(系統二)則是指邏輯性的思維。康納曼表示,基本上人類大多是以「快思考」(系統一)為優先。 也就是說,如果立刻開口,便會落入「快思考」(系統一)的直覺式情緒性發言,因此,必須在開口之前,比較自身發言可能會導致對方出現的幾種反應情境,藉此讓「慢思考」(系統二)發揮作用。康納曼把這種考量多種情況之後,再決定行動的做法,稱為「平行評估」
05
月
25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各式各樣發生機率很低的事件,像是我們預測自己受到新冠病毒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都會像這樣形成錯誤的理解。如果只暴露在有病毒的環境裡短短幾分鐘,受到感染的風險的確很低。所以,只要我們偶爾做出一些不安全的行為也沒有染病,我們就會更新信念,斷定受到感染的風險比我們想像得更低。於是,我們就會陷入循環,認為這些事件會發生的機率愈來愈低,因而做出愈來愈多有風險的行為,同時降低利己的動力。這正是社會效用和利己心態不同的地方。當我們關懷他人時,就不會陷入從發生機率很低的事件當中學到錯誤教訓的循環,因此,我們對他人的關懷並不會隨著時間遞減。為了做正確的事,我們會繼續佩戴口罩,也不會根據過去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的經驗,重新計算不配戴口罩的風險。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當我們持續透過經驗來理解發生機率很低的事件,就會啟動錯誤的學習循環。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珍妮身為一位有能力又全心顧家的母親、成功的創業家,以及了解科學的聰明人,像她這樣的人怎麼會變成錯誤信念的擁護者?而且,為什麼會這樣?她的故事點出幾項相當關鍵的因素,可以讓我們了解會觸發人們淪陷的情緒條件。首先,當事者面臨普遍的壓力。在這起案例中,也就是新冠疫情期間,我們遭遇到史無前例的重大壓力,只是每個人面臨的壓力程度有別。其次,這樣的壓力創造出令人難熬的經驗,當事者失去掌控、無所適從,只能任憑自己無法理解的力量擺布。第三,當事者的精神達到臨界點,迫切需要解釋,希望找到可以合理說明一切的說法,結果反而落入險境。 在所有人的生活中,壓力都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在談到錯誤信念時,很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留意,壓力的作用並非決定性的因素。只是感受到壓力,並不會讓人落入錯誤信念。然而,壓力卻是最重要的情緒元素之一,一旦和其他元素結合,就會提高人們落入錯誤信念的機率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根深柢固的錯誤信念是許多項元素混合而成的結果,每項元素都各自發揮作用,形成最終的樣貌。前文曾經提過,這些元素包括情緒、認知偏誤、性格特質與社會力量。然而,讓人陷入錯誤信念漏斗的初始條件,也是我們都能同理的基本因素,那就是壓力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不信任會招致更多的不信任,所以由假消息所形成的網路上,才會有這麼多意想不到的連結。在漏斗的最深處,我們會看見匿名者Q的平行宇宙,將許多錯誤信念串連起來,編織成一張錯綜複雜的織錦。在政治光譜兩端的人都會找上匿名者Q,並且最終達成共識,要對所有事物都抱持不信任的態度,如政府、醫學專家、非營利組織、媒體與菁英等。 儘管假消息與錯誤信念漏斗的問題,只是解釋我們社會中的信任感為什麼正在日漸瓦解的觀點之一,但它卻是這場悲劇的核心主題。如果我們想要在社會層面上恢復人們之間的互信關係,這就是我們必須了解、並設法減輕危害的重大議題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信任不斷降低的社會螺旋 本書主要探討的是個人受到內在與外在因素驅使,逐漸陷入錯誤信念漏斗的心理歷程,而且不論這個人是否自願踏上這段旅程。然而,如果我們退一步,從更寬廣的社會角度來看這趟旅程,將會看到截然不同且令人憂心的社會情況。人們逐漸陷入錯誤信念漏斗的個人旅程,反映出整個社會朝向彼此不信任的方向發展。不論你的政治光譜落在哪裡,也不管你身在這個世界的哪個角落(或許斯堪地那維亞地區除外),都很難跳脫社會互信程度正在遞減的情況,而這將帶來令人擔憂的後果。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社會元素:錯誤信念不會憑空出現,也不會單獨存在。強大的社交影響力會吸引人們,改變他們的想法,引導他們沿著特定方向前進,讓他們和同樣懷抱錯誤信念的人待在一起,甚至把他們的信念變得更加極端。對於那些和主流社會脫節或是受到排斥的人,這種社群與歸屬感具有非常強大的吸引力。尤其當他們遭到原先的親友社交圈排斥時,更容易被吸引,而且這是落入錯誤信念的人最容易碰上的狀況。社群網路會打造資訊的同溫層,而按讚與回文如同社交貨幣,讓人感覺自己正在為社群付出貢獻。在錯誤信念的漏斗中,社會元素是確立人們深陷錯誤信念、難以脫離的重要關鍵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性格元素:不是每個人都同樣容易陷入錯誤信念。個體差異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在接觸到錯誤的資訊時,有些人會就此陷入漏斗,有些人則不會。事實證明,具備某些性格的人就是比較容易受到影響。具備某些性格特質的人,更容易接受和世界有關的錯誤論述;儘管具備這些性格特質,並不保證會讓人陷入錯誤信念,只是這些性格特質,的確會大幅提升他們陷入錯誤信念的可能性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認知元素:人類的心智具有相當強大的推理能力,但這並不表示人永遠都是理性的。當我們受到某種力量驅動,朝著某個方向前進時,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會趁虛而入,引導我們尋求符合需求的相關資訊,不論這些資訊是否正確。此時,事情會變得有點複雜:我們開始編織敘事,以便得到想要的結論。而且,不只是我們思考的方式,會引導我們深入漏斗,而是我們對自己的思維的看法也會把我們帶離現實,因而陷入麻煩。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為什麼錯誤信念會引來另一項錯誤信念,即使這兩者之間似乎毫無關聯。為什麼相信某項錯誤信念的人,也比較容易接納其他的錯誤信念呢?這都是源於不信任!當我們理解到喪失信任會讓錯誤信念滋長壯大時,就能了解錯誤信念為什麼會不斷累積、疊加。當我們不信任某間機構,也會更容易對另外一間機構抱持懷疑態度。實際上,我們可以立刻斷定天下烏鴉一般黑,所有的機構也都一樣腐敗、貪婪、不安好心。如果製藥公司真的試圖讓人們生病,甚至奪人性命,那麼管理它們的政府單位又會好到哪裡去?說不定他們都串通好了,這種想法可以一路延伸下去。而且,假使政府都對製藥公司的所作所為視而不見,它們也有可能正在做一些見不得人的邪惡勾當。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為什麼錯誤信念會引來另一項錯誤信念,即使這兩者之間似乎毫無關聯。為什麼相信某項錯誤信念的人,也比較容易接納其他的錯誤信念呢?這都是源於不信任!當我們理解到喪失信任會讓錯誤信念滋長壯大時,就能了解錯誤信念為什麼會不斷累積、疊加。當我們不信任某間機構,也會更容易對另外一間機構抱持懷疑態度。實際上,我們可以立刻斷定天下烏鴉一般黑,所有的機構也都一樣腐敗、貪婪、不安好心。如果製藥公司真的試圖讓人們生病,甚至奪人性命,那麼管理它們的政府單位又會好到哪裡去?說不定他們都串通好了,這種想法可以一路延伸下去。而且,假使政府都對製藥公司的所作所為視而不見,它們也有可能正在做一些見不得人的邪惡勾當。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情緒元素:人是感性的生物,而且社會科學研究一再顯示,情緒往往比認知更快形成。情緒經常是驅動我們行動的主要力量。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強納生.海德特(Jonathan Haidt)曾提出一項極有說服力的論述:「先有直覺,才有策略性的推理。」換句話說,我們會先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然後才為這種情緒反應提出認知上的解釋。在錯誤信念的漏斗當中,情緒元素是圍繞壓力以及管理壓力的需求發展,這會打造出各種條件,讓其他元素接著發揮作用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在人們陷入漏斗的整個過程中,情緒元素、認知元素、性格元素與社會元素,都會持續發揮影響力。想像有四種不同顏色的液體,如漩渦般旋轉著流入漏斗時,有時候不同顏色會混合在一起,四種元素就像這樣交互作用。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錯誤信念漏斗的基本原理 在我看來,錯誤信念漏斗可以劃分成情緒元素、認知元素、性格元素與社會元素(參閱圖表2)。我在本書中使用「元素」(elements)這個詞,是因為它指的是漏斗中的多項構成基礎,而每一項元素都在建立架構上扮演不同的角色。當然,這些基本元素之間的區分並不完美,而且造成錯誤信念的過程也不是線性的發展,也就是說,並不是「A+B+C+D=懷抱錯誤信念的人」。這些元素也不是形成錯誤信念的四個不同階段,不過有些元素在人們陷入漏斗初期,產生的作用相對顯著,其他漏斗則是在後期影響力比較大。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最常見的假消息類型,就是一群天真無邪的人,對資訊以外的事物不感興趣,也沒有暗藏特定的意圖或動機。他們不想激起仇恨與混亂,也不想要獲取政治權力,更不是貪圖金錢,而是只想了解自己身處的世界。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人和我們沒兩樣,只是他們出於某些理由,在試圖理解周遭世界時,落入錯誤信念的漏斗,因而在過程中徹底改變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一旦發生這種事,他們會認為必須和別人分享自己對真相的洞見與理解。乍看之下,驅使他們這麼做的原因,以及他們接受並散播假消息能從中獲得的好處,都不太清楚。 我們很容易會認為這些人是「他者」,但實際上,這些人和你、我沒什麼兩樣。我們都會吸收資訊並用它來了解周遭的世界。有時候我們會走到奇怪的岔路口,轉錯彎,然後就迷路了。如果想要避免自己或心愛的人落入這種狀況,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承認我們的確有可能相信假消息,並且發揮同理心去理解讓人轉錯彎的過程、背後的心理變化,以及這趟旅程會帶來的後果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錯誤信念不是左派或右派的問題 我們很容易將假消息的問題,指向並怪罪政治立場和我們相左的人,同時認為和我們政治立場相同的人所說的話,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但是這樣的做法未必正確。錯誤信念不是左派、右派的問題;實際上,它是人性的問題。 研究顯示,不論是自由派人士或保守派人士,都會誤信並散布假消息,只是程度不同。而各政黨的極端人士最容易受到影響。有趣的是,如果你追蹤錯誤信念到達某個極端的程度,會發現這些信念不斷循環,交織在一起,最後形成一種奇怪的同盟組織,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把錯誤信念當成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健全的免疫系統會尋找威脅身體健康的感染源或病毒,並且保護我們免於生病。但是,有時候免疫反應會過度活躍或是遭到誤導,原本應該保護身體的免疫系統,卻開始攻擊身體。當自體免疫失調變成慢性的情況時,將會影響許多身體系統,並且從根本破壞身體正常運作的能力。慢性的錯誤信念也是如此;我們健康本能的懷疑態度與獨立思考,反而過度反應,並且以自我破壞與耗損心神的方式自我攻擊。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當人們進入錯誤信念的漏斗並持續深入其中時,原本有益的懷疑態度,會演變成本能的不相信任何「主流」資訊,而原本開放的思維則落入失常的懷疑心態。直到某個臨界點,人們便不再單純質疑既有的說法,轉而擁抱並依附在自己從思考過程中發現的一整套全新信念。在這個階段,他們會透過一種自動產生懷疑與不信任的鏡片,看待源自政府、科學機構或其他媒體的各種資訊。他們會主動尋找看起來像錯誤或是有誤導性的內容。那些深深陷入錯誤信念的人,總會很有把握的認為那些內容是邪惡陰謀的一部分,是由邪惡菁英掌控的變態、惡毒計畫。就這個角度來說,錯誤信念和一個人所抱持的錯誤信念數量有關,也和普遍不信任與懷疑的心態有關。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錯誤信念的發展過程可以當作一個漏斗來看待。一開始進入這個漏斗,人們可能只是有幾個瑣碎的小問題,質疑科學、健康、政治與媒體領域的真相與公認的資訊來源。但是到了漏斗另外一頭,所有「主流」的訊息來源都付之闕如,人們毫不遲疑的欣然接受發展成熟的另類真相或陰謀論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我們將錯誤信念視為一種觀點或心理思維,作用如同一副扭曲的鏡片,人們透過它來看待、理解這個世界,並且將自己的見聞描述給其他人聽。
siauyong1021
新增了劃線
誤信
丹.艾瑞利
探尋錯誤信念的第一步就是檢視情緒元素,尤其要聚焦在壓力上,因為這種狀況正是在為通往錯誤信念的大道造橋鋪路。而最後一步則是檢視社會元素,因為從許多角度而言,是它確立錯誤信念。檢視每一項元素時,我們會查看這些元素在人們陷入漏斗的整個過程中,分別在初期與後期扮演怎麼樣不同的角色。在思考如何和遭到錯誤信念所困的人接觸、交流時,了解這些元素的作用非常重要。舉例來說,如果是壓力與恐懼等情緒元素在支配他們的人生經驗,他們很有可能才剛落入漏斗,因此有好幾種方式可以伸出援手,讓他們不要愈陷愈深,甚至讓他們回心轉意。然而,如果是社會元素的影響力最大,例如他們剛認識一群有同樣錯誤信念的人,想要在新的社交團體中證明自己的能耐、獲得地位,此時他們很有可能已經陷入漏斗的深處。要在這個階段拉他們一把並非不可能,但顯然困難許多。因為他們已經和深陷錯誤信念的人過從甚密,早就脫離原來的社群支持系統。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