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我在基輔買了一間預售屋,二十五歲晉身「首購族」。
戰爭爆發後逃到波蘭,天天為今晚睡哪裡發愁,
華沙一間青年旅社同意免費讓我住十四天,
終於可以安心的洗澡、睡覺,不用煩惱明天住哪裡;
我才真正明白:原來這就是「幸福」!
作者介紹
卡莉瑪.蘿瑪妮芙(Karima Romaniv),中文名:凱琳
父親的故鄉阿富汗打仗打了很久,媽媽的娘家烏克蘭的仗愈打愈久,以致自稱「戰爭之子」。畢業於基輔國立語言大學中文翻譯系,在大連外國語大學進修高級漢語,卻曾在漢字方塊漩渦中艱苦掙扎,深度迷惘;直到掌握學習訣竅後,發現自己原來有顆華人的心。
通曉中、烏、俄、英四種語言,在基輔從事翻譯工作,因俄烏之戰流離波蘭時,與前往關懷的慈濟基金會結緣,並得到鼓勵完成此書出版。這是二十五歲芳齡的她第一本書,是戰火下的經歷,也是一段真實的心靈旅程。凱琳期待讀者能把讀後心得回饋給她。
email:romanivkarima@gmail.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9070358417&mibextid=ZbWKwL
譯者簡介
裴凡強
政大歷史、俄文雙主修畢業,素食的自由撰稿人。以往寫作常拖稿,從海參崴拖到太平島,但這次翻譯稿準時交,希望讀者收穫不少。任職慈濟《經典》雜誌撰述期間,曾負責年度專題〈紛分和合〉系列的「前蘇聯」部分,採訪白俄羅斯、喬治亞等國政治領袖以及史達林曾孫;後來也翻譯過蘇聯末代領導人戈巴契夫的《冷戰回憶錄》,深感今日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悲劇非一日之寒。
翻譯雖是門辛苦活兒,但一想到打開這本書的讀者,可能從中體會到「和為貴」的道理,就通宵達旦地字斟句酌,即使在36,000呎的平流層上,也樂此不疲地逐句翻譯出來。請到本書粉絲專頁寫下你想對凱琳說的話,如果擔心她看不懂繁體中文,就讓我來義務翻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