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夜:林衡道的紀實文學

3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3197478

重返變革前夜的歷史奇點!
在戒嚴時期,書寫日治時代。
林本源大房益記長公子——古蹟仙林衡道的半自傳小說。

小說的年代也許憂患,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來,
這也是跨越時空的旅遊書,把讀者帶進日治時期的旅遊情境。
——林嘉澍     

李乾朗(古蹟學者)
吳淑英(燕樓故事館總監)
邱秀堂(老夫子哈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三井(前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
——一致推薦


「北支情勢告急,戰爭一觸即發!」
日比谷大道旁的報販狂喊販賣著號外;
東海道線特別快車的頭等車廂,總督府評議員正由滿州趕往熱海;
就讀東京慶應義塾大學的留學生張志平,剛剛認識喪夫的宮田洋子⋯⋯
一九三七年春天,《前夜》的故事由此揭開序幕。

《前夜》是「古蹟仙」林衡道的半自傳小說。
林衡道出身板橋林家,家世淵源使他與台灣的上層社會有許多接觸。
本書收錄三篇珍貴的中短篇小說,以他個人的所見所聞作為基底,細緻勾勒出上層權貴面對殖民政府的利益糾葛,臺籍知識份子的矛盾情感,以及戰爭前後的時代故事與眾生相。

小說寫作於台灣仍處戒嚴的50餘年前,林衡道在特定的年代書寫特定的時代,不但為他親歷的實事留下紀錄,也像是場「古蹟仙」的超時空導覧,細節豐富的引領著讀者一同深入臺北、東京、神戶、上海,重返那變革前夜的歷史奇點。


作者簡介

林衡道(1915-1997)

1915生於日本東京,為林本源家族益記第七代長公子,卻常自嘲是「末代少爺」。母系為清末名臣福州陳寶琛家族,妻子杜淑純為台灣醫學博士杜聰明之女,岳母林雙隨則出身霧峰林家。

曾在台灣、日本就學,最後畢業於仙台東北帝國大學經濟學科。求學時受日本民俗學者柳田國男影響,開始研究日本古蹟,立志編纂「山陵志」。

歷任淡江大學、東吳大學等多所大專院校教授,並於50年代起,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研究民俗,進而考察、保護古蹟近三十年。任職文獻會期間,林衡道走訪全台大小鄉鎮進行田野調查,文獻會將調查所得集結出版為《台灣勝蹟採訪冊》,為當時記錄全台古蹟最完整的著作,另有《臺灣史蹟源流》、《台灣一百位名人傳》《台灣夜譚》等五十餘冊重要史料,更以《鯤島探源》獲得國家文藝獎。因致力台灣古蹟與傳統建築的保存及文史導覽推廣,獲頒「行政院文化獎」,被公認為台灣古蹟權威,人稱「古蹟仙」、「臺灣活字典」。

林衡道一生著力於古蹟保護,鮮少人知其文學創作功力深厚。《前夜》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描寫日治時代台灣大家族禁忌的一面。《前夜》亦收錄了三篇中短篇小說〈前夜〉、〈灰色都市〉、〈姊妹會〉,時間橫跨二戰前到1960年代的台灣社會,故事中剖析了時代與社會階級的愛情糾葛,為詳實刻劃人性的紀實文學。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