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後書是使徒彼得所寫的兩封書信,前書論到神行政下的基督徒生活,共五章,後書的主題則為神聖的供備與神聖的行政,共三章。主僕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一九八二年冬季生命讀經訓練在美國釋放這兩卷書的信息,共四十七篇信息。
在三十一至三十二節保羅接著說,『但我們若分辨自己,就不至於受審判。我們受主審判,乃是受管教,免得我們和世人同被定罪。』這指明我們若審判自己,就不會受審判。
我們不該因為我們是基督徒必須受苦而灰心。這些苦難是積極的,也是非常寶貴的。經歷基督的苦難是何等的特權!保羅甚至能說,他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召會,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
今天我們該是基督徒,是跟隨基督,遭遇基督苦難的人。我們不但需要有分於基督的豐富,也需要有分於基督的苦難。我們若接受這個觀點,每當我們為基督受苦的時候,就會得鼓勵。我們甚至可能歡迎這種苦難。不錯,我們可能面臨火煉的試驗,但這些乃是基督的苦難,我們是有特權來有分於基督的苦難。
不但如此,謹慎自守,以便禱告,即謹守儆醒,留意。這是要保持警戒;因此是謹慎自守,以便禱告。這等於主所說的『要儆醒禱告』。
肉體所依賴的萬物都要過去,而且使徒在這裏也告訴我們,萬物的結局已經臨近了。這警告我們,那從人的情慾(2)在肉體中的生活即將結束,因為這種生活與即將過去的萬物相聯。所以我們要清明適度,並且要謹慎自守,以便禱告。清明適度,原文意,有健全的心思,有清明的心思,能正確且透徹的明白事情,不受打岔。
逼迫也許是神對祂揀選之人所施行時代的管教。六節的審判的確不是與永遠沉淪,永遠定罪有關的審判,乃是時代的管教。
彼得告訴我們,我們已過隨從外邦人的心意,時候已經彀了。我們應當不再那樣生活。
我們在意行神的旨意,但神的旨意完全與今世的趨勢或潮流相反。我們要愛主耶穌,但這完全與這敗壞世界的趨勢相反。所以,我們若愛主耶穌,並且行神的旨意,我們必定會受苦。我們若有基督的心思,這就會是我們的看法。
基督之死的實際和功效是在復活裏,在賜生命的靈裏。賜生命的靈帶著復活的生命進入我們裏面,這靈就使基督的死在我們的經歷中發揮功效。我們立刻並自然而然脫離罪,也享受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救贖。
基督的死只有在復活裏纔有效能、有功效。倘若基督死了,卻沒有復活,祂的死就是徒然的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