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特刊53號:頭痛可以自救

5 / 1
  • 語言:繁體中文

頭痛是小毛病不必看醫生?對於嚴重且頻繁頭痛的人來說,生活品質影響甚鉅,也會讓人懷疑自己是否患有致命疾病。究竟頭痛什麼時候該看醫生?怎樣聰明使用止痛藥?飲食及生活習慣如何改變能遠離或緩解頭痛?這一冊統統告訴你!


【編輯的話】

〈頭痛可控,人生更美好〉

你經常頭痛嗎?世界衛生組織(WHO)曾進行統計,指出頭痛是神經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而在台灣,也大約有7成的民眾在過去1年內曾經遭受頭痛困擾,許多人家中常備止痛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緩解突如其來的頭痛,以備不時之需。

俗話說「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雖然頭痛90%沒有其他致病因素,卻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或藥物等引起的頭痛,若能找出頭痛原因,仍能對改善頭痛有所幫助;而疼痛本身確實可能影響工作、睡眠,甚至令人憂鬱;舉例來說,WHO就將偏頭痛列為10大健康疾病之一,《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也提到,造成全球15到49歲年輕族群失能的首要原因,正是偏頭痛。

不少人認為頭痛是老毛病而不就醫,仰賴止痛藥度日,卻可能造成「藥物過度使用頭痛」,有些人到最後每個月有一半時間都感到頭痛,或是天天頭痛,如果能正確使用止痛藥,或是依醫囑用藥,反而能有效控制頭痛。

若嚴重頭痛需要就醫,建議將頭痛特徵記錄下來,例如發作時間、持續多久,有沒有反胃,有沒有預兆,可能的誘發因素等,到家醫科或神經內科求診,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近年來出現許多改善頭痛的治療方式及新的藥物,千萬別放棄得太早。

如果經常毫無原因地頭痛,平時保持正確的姿勢、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適時紓解心理壓力,都可能幫助改善頭痛,在飲食方面,也建議盡量少接觸可能誘發頭痛的酒精、起司、代糖、味精、含咖啡因的食物飲品等,並多補充有助緩解頭痛的維生素B群、鎂、鈣等,尤其可以多吃新鮮蔬果提高體內的抗氧化力,都有助降低頭痛的發生,還你美好人生!

    還沒有人新增劃線喔,快來新增第一筆劃線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