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融合分裂的團隊
/執行副總編輯 鄧嘉玲
對現代主管而言,過去幾年鋪天蓋地的變化,真是讓人措手不及。包括數位化推動的全面人員和流程重建、遠距工作和彈性工作的風潮、彌補人員技能落差的急迫性等等,讓主管不禁懷疑自己是否就是那個妨礙變革、跟不上時代的管理階層?難怪根據顧能諮詢公司(Gartner)的調查顯示,現在有68%的主管感到精疲力竭。當今主管到底面臨哪些難題,該如何解決呢?
主管所面對最困難的挑戰,恐怕就是管理各種不同的觀點了。在現在複雜多變的環境,多元的思維能讓組織更能應變。主管該如何促進同仁熱烈辯論,又維持合作和相互信任?哈佛大學著名的組織行為學教授法蘭西絲卡.吉諾(Francesca Gino)等人研發出一套管理多元觀點的方法。其中一項已驗證相當有效的是「聆聽三角」,這作法包括詢問對方的觀點、聆聽他的答覆、用你自己的話語覆述。藉著聆聽三角,可以確認你所支持的對方觀點,是根據事實而非偏見。電腦動畫製片廠皮克斯(Pixar)即培訓員工這種技巧,得以讓擁有不同創意的成員合作無間(見〈管理意見交鋒的團隊〉)。
主管的另一個難題是,在全力提升員工新技能時,又要管理愈加敏捷的流程,很難兼顧。在這方面,員工多達三萬多人的澳洲電信(Telstra)所用大膽解決方案,獲得國際間讚賞。它將經理人的角色一分為二,即「人員領導人」和「工作領導人」。人員領導人負責培育成員需要的技能,以因應未來業務所需,同時還要協助成員作職涯規劃,激勵他們成長。工作領導人則專注於管理工作的流程,調度人員。兩類主管合作無間;人員領導人,藉由與工作領導人的協調,預知技能缺口,先行培訓或招募。澳洲電訊的作法已證實,公司內所有職能皆能運用此模式而獲利。(見〈身為主管無須無所不能〉)
虛擬組織已成為常態。不過大家只注意到虛擬組織改變了工作型態,卻忽略了它更提供企業創新的沃土。因為它讓企業不必受到傳統組織架構的框限,可去中心化,由下而上地運作。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許士軍在本期撰文說明。台灣人力市場近年產生很大的變化,104科技集團董事長楊基寬分析了這些變化趨勢,以及企業和職場人士應做好什麼準備。
《哈佛商業評論》自1922創刊至今已有百年,孕育許多影響深遠的管理觀念和方法。全球繁體中文版也自本期開始,陸續訪問國內多位重要的商管學院院長,談企管領域過往有哪些值得傳承的理念,及未來的重要發展趨勢。本期首先專訪台大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