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實(妄語)、是非(兩舌)、傷人(惡口)、抱怨的話,全都很損耗福報且是造口業。
所以,魔與佛,常常就像是手心與手背,看你當下是否能放下一切執念,能轉念,心性就提升了。
「一輩子汲汲營營追求夢幻般的愛情,引來的全都是業主菩薩討報。就算是有福報,經歷一段圓滿的婚姻,恩愛夫妻,一輩子過後,仍然要經歷分離的苦痛。」
我這輩子習氣未改,常常一語道破別人所思所為,使人無地自容。
「行等之慈」指的是佛菩薩的情是平等的慈悲,沒有時間的阻礙,故三世平等。
第四、「同事」。四攝法裡面,大概像我們一般人,前面三種可以用,後面這一種,自己必須要有高度的智慧,要有很深的定力才可以。否則的話,一定會失敗的。
第三、「利行」。利是利益,所有一切的行誼,絕對是有利益的。這個於自己沒有利益,誰願意去修學?這個特別是初學的凡夫,就是世間人,對於利看得非常重。
第二、「愛語」。愛語就是對他真實愛護的教導
這個地方「布施」的意思,就是給與眾生恩惠,常常施捨一些小惠,感情慢慢就深厚,他跟你有感情,你介紹他佛法,他就比較容易接受,用這種方法。這個布施的目的,跟六度裡面的布施不一樣,這個就是跟人家結感情、結恩惠,所謂是「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就是先讓他心裡生歡喜,對我們產生很好的感情,然後再把佛法介紹給他。
佛法當中的四攝法包含: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華嚴經》:「若得善攝眾生智,則能成就四攝法。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以下引用自淨空法師的開示: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