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舌之劍-談買賣

4 / 1
  • 語言:繁體中文

《韓非子‧難勢》:「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之。」 原意:表示言論與行為自相牴觸。 用法:比喻言行不一致或事物相抵觸。有人說,讀《老子》可以治國,讀《莊子》只能修身,所以,《老子》一書中不乏權謀,《莊子》一書中則充滿靈慧。矛盾對立的雙方總是相互轉化的,例如:痛苦和快樂,從沒有到占有,或是從後退到前進。所以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第三十七章),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作者
高志斌
現職:中華民國勞動部勞訓講師
學歷:美國愛荷華州私立柏林頓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哲學系博士
經歷:警政署治安顧問

目錄
1.為才所倚
2.授人以柄被反制
3.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4.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5.杯酒釋兵權
6.一將功成萬骨枯
7.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8.床第之間
9.生死交易

    還沒有人新增劃線喔,快來新增第一筆劃線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