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待人處事依道理去行,善巧圓融,不要只看到別人的過錯。 對人親切和藹但不攀緣,這樣別人對我們印象好,我們心也清爽,沒有煩惱,便是花開見佛,見自性佛。
■念佛要念到「花開見佛」。 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待人處事依道理去行,善巧圓融,不要只看到別人的過錯。 對人親切和藹但不攀緣,這樣別人對我們印象好,我們心也清爽,沒有煩惱,便是花開見佛,見自性佛。
■我們的心要如何轉境呢?就是多念佛! 常將「阿彌陀佛」念在心頭。 不要煩惱沒有時間修行,若能行、住、坐、臥隨時都在念佛,就是修行。
■修行過程都會遇到許多境,如果對境當時,一念轉不過來,不但無明會起,煩惱也跟著來,而修行就是在修這一念轉得過來。 所以念佛這「一念」要保持得好,時時刻刻都以阿彌陀佛念在心裡;以念佛來伏無明煩惱種子,對境轉心,這個心不起分別、無好無壞,這就是「定」。
■修忍辱波羅密——不是說我要忍辱,也不是感覺自己在忍辱,或壓抑自己,這還有我相。 而是對境不覺得,這才叫做忍辱,如人家罵你時,你不覺得人家在罵你。
「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我們都是在貪吃、貪睡的五慾中流轉生死而不自覺。 所以出家就是要修「心清淨」,來度這「七情五慾」的束縛
■如果我們真為修行,龍天護法自然擁護,自然身心無所畏懼,外物亦不能傷害我們。 真正有修行的人,心無種種心,眾生皆樂見,人人皆有緣。
■不用多看書,只要多念佛,智慧一開,經藏自然在你心中。
■做事情就像在玩遊戲一樣,若無其事,但心要有主,不要被外境所轉。
■凡事要耐心做,念阿彌陀佛,這樣慢慢修,心無煩惱,到後來也和阿彌陀佛差不多,很自在。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