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力」就是能把妄想、煩惱伏住。伏久了就得定,就成就三昧
總而言之,保持清淨心最重要的原則,第一、要有堅定的信心捨離娑婆,求生淨土,這是真心;第二、決定不受世間的誘惑,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能放得下。世出世間一切法中,只取自己所需,絕不過分,所謂「知足常樂」,你的心就是定的、是清淨的,清淨心才能保持長遠而不失,這一點非常重要
他每一天都反省,每一天都檢點,找出自己的過失來改正,不再重犯
真正慈悲的人,遇到違規、破戒、作惡的同參道友,不僅要容忍,而且要用智慧、善巧去感化他,這就是大慈大悲
所以,要懂得在一切環境裡,克制自己的妄念,克制自己的分別、執著,這些都是佛法。能克制自己,功夫就能保持;不能克服自己,功夫就不能保持。
佛法的修學,就是轉變境界,如何轉貧窮為富貴、轉混亂為安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與方法,所以轉不過來。若能明白道理,懂得方法,如理如法修學,自然能轉變境界。佛法常講「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為涅槃」,我們將之應用在生活上的各個層面,無一境界不能轉。其總原則、大道理,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正如《楞嚴經》云:「發意圓成」,真心一發,就是圓滿功德,感應就現前。學佛人雖聽此說法,但仍不相信,還是依照自己的妄想執著,因此境界始終轉不過來;若能相信佛的教誨,依教奉行,自然能轉境界。轉得最殊勝的,是轉凡成聖,這是大道;轉貧窮為富貴,在佛法裡屬於小道,這太容易了。轉五濁惡世為清泰國土,十分不容易;轉娑婆為極樂,更是困難!倘若難的都能做到,容易的就不必說了。所以,學佛的目的就是離苦得樂,若我們的境界轉不過來,就要永遠受苦受難
因緣生法,佛法也是因緣生法。所以,《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連佛法也不可以執著。凡是因緣生法都沒有自性,正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事實真相。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這個機緣不容易遇到,我們遇到就應當把握,在此一生得一個好結果
最明顯的是十法界。一念平等心,佛法界現前;一念六度心,菩薩法界現前;一念貪瞋、十惡心,生活的環境就是五濁惡世;一念清淨心,就是清泰安穩,就是極樂世界。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