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化也沒關係

3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2718131
  • 頁數:280 頁
  • 出版日期:2018/03/28

☀幫助現代人走出情緒陰霾的治癒系佳作 ☂

人生不是保持微笑就好。

釋放你在職場上、愛情裡、親人之間

因持續忽視而壓抑累積的情緒。

  做個情緒自由人吧! 第一線真實案例+紙筆暖心實作練習✎

  感性來自於理性,你現在的情緒來自過去的經歷。

  ☁ 你想拉近跟父親的關係,但面對面卻還是沉默以對?

  ☁ 你總是告訴自己態度要好一點,可是等到丈夫一踏進門,還是忍不住擺臉色?

  ☁ 你只要看見孩子在你面前閒晃走動,就會厲聲怒斥?

  ☁ 你其實滿欣賞主管的能力,可是只要他找你個別談話,你的內心就有反感、有抗爭?

  所有行為模式和情緒反應,其實皆可以映照到你自己的人生,為什麼放不下、為什麼想吵架、為什麼討好別人、為什麼親子對立……,當你找出被自己壓制於潛意識的情緒根源,打開內心衝突的抒解管道,接受「情緒變化為人之常情」,然後即刻處理它,你將會發現快速調整自己並回應負面情緒不再是難事。

  情緒化也沒關係,關鍵是怎麼處理情緒,因為那將影響你一生的際遇。

  知名情緒管理專家吳娟瑜以明朗輕快的語調,陪伴你邁向情緒自由!

  情緒,就像情感有思緒,也彷彿情感的絲絮,我們此刻所看到的負向情緒反應,其實它是有脈絡可尋的。也就是一個人為何容易生氣,如果願意從自我探索的路途去尋找答案,其實是其來有自的。

  不能忍受丈夫晚歸的太太,可能在小女孩時期常看到母親和晚歸的父親起爭執的畫面;不能忍受兒子吊兒郎噹的爸爸,可能來自要求完美主義的家庭;無法和主管親近相處的屬下,可能從小和父母有著緊張關係。

  所以,負向情緒可能在一個類似的畫面被引爆了,此時此刻,我們當然可以儘快找到自我調整的方法,比如暫離現場、深呼吸、找人傾訴等,然而這些方法只是「治標」。「情緒管理」的根源,最好還是從「治本」著手。首先,找出那個曾經讓我們感到受傷的畫面,然後進行寬恕和整合的工作,如此一來,負向情緒的引爆點,才有機會漸漸被撫平。而本書將透過以下步驟,帶領你打開這個自我和情緒的溝通管道: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