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錢學森的故事。內容包括:少年時代、大學時代、馮·卡門教授與火箭俱樂部、終身伴侶、艱難回國路、矢志不渝、中國航天科技的奠基人、人造衛星研制者之一、拒去美國等。
任何人做任何事,只有當他懂得他所做事情意義重大時,他才會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全力以赴
開元九年(721),由於當時行用的麟德曆預報日食連連失誤,根據一行的建議,唐玄宗下詔改定新曆
麟德曆是高宗(李治)麟德元年(664)頒佈的,是當時大天文學家李淳風在隋代天文學家劉焯編制的皇極曆的基礎上制訂的
最明顯的莫過於對氣朔和日月食的預報。
曆法疏誤,不僅授時不準,貽誤農時,影響農業生產
尚「天人感應」的時代,像預報日食這樣的大事,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誤,弄不好就會引起人心浮動
《尚書》、《詩經》、《春秋》保存了我國古代天文觀測學的許多積極成果,
腳踏實地,勤奮苦學的精神。加之,他天性聰慧,過目不忘,不論什麼書,只要看過一遍,便能一無遺漏的背誦下來。因此,青年時期的張遂知識面便相當廣泛。《舊唐書.一行傳》說他「博覽經史,尤精曆象陰陽五行之學」。「經」指經常必讀的儒家經典。 唐代被最高統治者敕定的經有九種,其中被尊為九經之首的《周易》是上古時代巫史文化的百科全書,它反映了中華民族遠古先民們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內容充滿了樸素的辯證法,它不僅影響到各個人文學科,成為中國古代經國濟世的總經典,使唐初重臣虞世南發出「不學易,無以為將相」的感歎;而且它獨特的「數學模式」、「圖像模式」和「思維模式」推動並制約著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此外「九經」中的《...
十九歲那年,張遂向長安元都觀道士尹崇借書的故事
揚雄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