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當時所知的終極孤單,是孤單第一名(奇怪的是每次到這種地步,心底反而會升起一種溫暖,好像是說夠了夠了,都拿冠軍了,可以回家睡覺了,明天還有考試,不然你要怎樣)。孤單是當時的時尚,是只會念書的高中生自以為是的時尚配件
如果能力不是問題,拯救世界不需要成為超人就可以開始,那麼讓人們遲疑給出幸福的原因是什麼呢?
新大陸一直都在,你只需要成為哥倫布。
可以借時間給我嗎? 一個人運用時間的方式,會決定他成為什麼樣的人。
現在年紀大了,我比較自在,也瞭解每個人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都有一個故事,哪些故事盤根錯節累積成眼前的這個人,不是輕易可以推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節奏,我越來越不想改變或影響別人什麼,總覺得那樣的過程速成又不環保。 我也常一個人散步、開車、吃飯、看電影,我一邊做這些事的時候,就一邊觀察周圍的人,看看那些人身上是不是有一個故事想告訴我? 因此,我比較少覺得孤單(還是有),與其說我會說故事,不如說我住在一個充滿故事的城市。
我每天都隨著心情和季節用心打扮自己,因為我覺得用心打扮象徵對自己的自信和對人生的興趣。
我真的覺得現在的人並不冷漠,只是愈來愈懶,懶得審視自己,想自己到底要什麼,不想日子也可以過下去啊,懶得把愛送出去,懶得把你對別人的感謝說出來或記在心上。
神賜給我們這些孩子,是因為祂知道,我們的愛可以豐富這些孩子。
我會花時間想,但我家離戲院很近,即使慢慢騎車,還是一下就到家。因此路上經過圓環,我會繞圈圈,至少繞完五圈才回家。 每次繞圓環,我就會想像自己是唱盤上的一張老黑膠唱片,點歌時間,上帝D J把唱針輕輕放下,唱盤開始迴轉,一首孤獨的高中生之歌,就在城市午夜的圓環慢車道緩緩響起。 看完午夜場電影騎車繞圓環,是我當時最喜歡的儀式,它讓我覺得自己像悲劇英雄。 我沒什麼可以給世界,世界也沒什麼可以給我;體制龐大強固,我無力撼動,只能踩著不甘心的腳步跟著眾多高中生往前;地球兀自公轉自轉,每個人兀自公轉自轉,我無法阻止誰,也沒有誰為我停下,我只能在電影散場的午夜,向世界偷一點自由,騎車沿著圓環孤單地繞圈圈。 那...
孤單是當時的時尚,是只會念書的高中生自以為是的時尚配件。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