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編輯書籍資訊
想讀
想讀
正在讀
已讀完
工具書
放棄閱讀
移出書櫃
我的評分
黑社會牧師的經營之道
3.7
/
3
作者:
莫樹堅
出版社:
青源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789888021895
頁數:
185 頁
出版日期:2010/07/01
信仰
完讀書評
3
劃線註記
0
書評
註記
ykk213hk
寫了書評。
作為一個信徒,一個服侍者..我想自己應該想清楚作為天國事業的其中一個project manager,到底我應該點做好這份工作.. 很好的分享..當看到一班黑道中人可以在崇拜中唱詩,真的十分感恩~
讚
回應
分享
vince.sh.liu
寫了書評。
金牛犢與十字架
《黑社會牧師的經營之道》一書,講述莫樹堅牧師投身在黑社會的牧養工作的點滴。接觸這書,亦因自己亦經常接觸這類群體。閱讀這書前,我擔心莫牧師會不會過份天真,然而,莫牧師的拿捏準確,他與這群體的相處時日,亦遠遠超過我的經歷,當初自己的擔心倒是過慮。 然而,我對這書仍有不少保留的地方。但問題不在於牧養群體是誰,而是對福音的看法。 其實莫牧師的福音觀十分主流。簡而言之,福音就是要令人歸信。正如書中提到: 「我是看客源而已,沒有客源,真理有多好也沒有人知道。就像一間店舖沒有顧客來幫襯,它有山珍海味又如何?崇拜人數當然不是代表一切,不過沒有人,就代表一切都不用做了。」(頁142) 其實同一番說話,放在主流的教會亦錯不了。我們都強調「重質又重量」,不會因為追求人數增加,忽視質素的重要。我們以為,質和量之間並不存在衝突。然而,事實又是如是嗎? 為了傳播福音,我們看到福音不斷變得「顧客至上」。一方面,我們會說基督教不是「有求必應」的信仰;但另一方面我們卻不斷強調信耶穌可以得永生、得平安、得盼望,即或我們不祈求短期投資獲利,但我們追求的卻是長線資產增長;我們強調得着,但每每卻不願和未信者論及追隨基督的代價;我們會說基督已經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我們倒不會講述「我信」背後,就是要與基督同釘十字架。 正因這樣,我們並不驚訝今天的基督教信仰,可以和資本主義精神如斯合拍。正如莫牧師所言: 「身為牧師,我常說我的工作是打理『天國』的事業,是一個Business,如何有效地推銷永生產品,使人認識並接受,一直是我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頁11) 今天的資本主義,商家為吸引顧客購買產品,宣傳重點集中在顧客的「欲求」而不是「需要」,強調要購買「希望所得到的」,而不是購買「需要得到的」。今天的福音,也往往成為一份裹上漂亮悅目的包裝紙的禮物。我們以為,這起碼能夠讓顧客先收下這份禮物,踏出的看似重要的「第一步」。 但是,顧客會愚蠢得不知道貨物是貨不對辦嗎?被包裝紙吸引的顧客,豈不懂得抽出那張漂亮的包裝紙,而撇下那染血的十字架嗎? 莫牧師曾在查經中提醒Teddy哥(前348的士高老闆): 「你的背景經常講惡、講打、用武力,你周圍的人都怕你;信耶穌呢,則是講仁慈,你小心別人因為知道你信了耶穌,因為你仁慈,反過來欺負你!」(頁15) 我們擔心,信耶穌會「蝕底」。其實不單是黑社會大佬Teddy哥,即使是我們每個信徒,也在面對這種情況,我猜想每個公開自己身份的基督徒,總試過被人質問「乜你基督徒都做埋啲咁嘅野咩?」 我倒不認為信神的一刻,我們就會成為聖人,能完全行神所要我們所行的。做錯事,我們只能懷着痛悔的心認罪。然而,痛悔以後,我們並不應該帶着一個輕省的心情離去。跟隨基督的代價,其一就是體現於我們處於經常跌到的痛苦,亦在這痛苦之中踏上追隨基督的路程。 今天,為了令顧客能滿意收下整份福音的禮物,我們也不惜將那染血的十字架放在一旁,換上美輪美奐、質料高昂、雕工精細的十字架裝飾,讓它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神聖一隅,在它的光照下令我們萬事亨通,一帆風順。我們不要忘記,昔日以色列民也是如是,在西乃山下久候摩西不見,特意造了金牛犢,並視之為那位領他們出埃及的耶和華。
讚
回應
分享
liusaiho
寫了書評。
金牛犢與十字架
《黑社會牧師的經營之道》一書,講述莫樹堅牧師投身在黑社會的牧養工作的點滴。接觸這書,亦因自己亦經常接觸這類群體。閱讀這書前,我擔心莫牧師會不會過份天真,然而,莫牧師的拿捏準確,他與這群體的相處時日,亦遠遠超過我的經歷,當初自己的擔心倒是過慮。 然而,我對這書仍有不少保留的地方。但問題不在於牧養群體是誰,而是對福音的看法。 其實莫牧師的福音觀十分主流。簡而言之,福音就是要令人歸信。正如書中提到: 「我是看客源而已,沒有客源,真理有多好也沒有人知道。就像一間店舖沒有顧客來幫襯,它有山珍海味又如何?崇拜人數當然不是代表一切,不過沒有人,就代表一切都不用做了。」(頁142) 其實同一番說話,放在主流的教會亦錯不了。我們都強調「重質又重量」,不會因為追求人數增加,忽視質素的重要。我們以為,質和量之間並不存在衝突。然而,事實又是如是嗎? 為了傳播福音,我們看到福音不斷變得「顧客至上」。一方面,我們會說基督教不是「有求必應」的信仰;但另一方面我們卻不斷強調信耶穌可以得永生、得平安、得盼望,即或我們不祈求短期投資獲利,但我們追求的卻是長線資產增長;我們強調得着,但每每卻不願和未信者論及追隨基督的代價;我們會說基督已經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我們倒不會講述「我信」背後,就是要與基督同釘十字架。 正因這樣,我們並不驚訝今天的基督教信仰,可以和資本主義精神如斯合拍。正如莫牧師所言: 「身為牧師,我常說我的工作是打理『天國』的事業,是一個Business,如何有效地推銷永生產品,使人認識並接受,一直是我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頁11) 今天的資本主義,商家為吸引顧客購買產品,宣傳重點集中在顧客的「欲求」而不是「需要」,強調要購買「希望所得到的」,而不是購買「需要得到的」。今天的福音,也往往成為一份裹上漂亮悅目的包裝紙的禮物。我們以為,這起碼能夠讓顧客先收下這份禮物,踏出的看似重要的「第一步」。 但是,顧客會愚蠢得不知道貨物是貨不對辦嗎?被包裝紙吸引的顧客,豈不懂得抽出那張漂亮的包裝紙,而撇下那染血的十字架嗎? 莫牧師曾在查經中提醒Teddy哥(前348的士高老闆): 「你的背景經常講惡、講打、用武力,你周圍的人都怕你;信耶穌呢,則是講仁慈,你小心別人因為知道你信了耶穌,因為你仁慈,反過來欺負你!」(頁15) 我們擔心,信耶穌會「蝕底」。其實不單是黑社會大佬Teddy哥,即使是我們每個信徒,也在面對這種情況,我猜想每個公開自己身份的基督徒,總試過被人質問「乜你基督徒都做埋啲咁嘅野咩?」 我倒不認為信神的一刻,我們就會成為聖人,能完全行神所要我們所行的。做錯事,我們只能懷着痛悔的心認罪。然而,痛悔以後,我們並不應該帶着一個輕省的心情離去。跟隨基督的代價,其一就是體現於我們處於經常跌到的痛苦,亦在這痛苦之中踏上追隨基督的路程。 今天,為了令顧客能滿意收下整份福音的禮物,我們也不惜將那染血的十字架放在一旁,換上美輪美奐、質料高昂、雕工精細的十字架裝飾,讓它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神聖一隅,在它的光照下令我們萬事亨通,一帆風順。我們不要忘記,昔日以色列民也是如是,在西乃山下久候摩西不見,特意造了金牛犢,並視之為那位領他們出埃及的耶和華。
讚
回應
分享
出版社簡介
青源
出版社作品
相關書單
書單
新增書單
在
5
人的書櫃中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