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的最後100天

3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409912
  • 出版日期:2015/01/15
一代宗師南懷瑾最後的口述記錄 於生活細微中窺其修行,從生命關鍵處見其悟境 「這些年來,很多人都想寫我的傳紀,我都沒有同意。因為我怕他們把我的傳紀寫得太實太死,寫得不食人間煙火。我想要的傳紀是:既要尊重歷史事實,又要有文學性、趣味性、可讀性,這樣子才好玩。我每天講一段我的經歷,先把它整理出來,然後根據口述,再寫成傳紀,肯定會非常好看。」──南懷瑾 ● 唯一!南懷瑾口述、欽定執筆者撰寫而成 ● 唯一!貼身記錄南懷瑾臨終前的生活和情懷,回顧總結其生平 南懷瑾,人稱「南師」。 南懷瑾先生一生為弘揚佛法、中華文化、中國傳統哲學不遺餘力,其論著的主要方向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領域,觀點著述被稱為「南學」。著作有《禪海蠡測》、《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論語別裁》、《金剛經說什麼》等五十餘本。 1949年隨國民黨來台灣,於八○年代移居香港、美國,2004年回到中國,於蘇州太湖設立太湖大學堂。2012年9月29日於太湖大學堂去世。 ● 100天的貼身記錄,100天的口述回憶,濃縮南懷瑾傳奇的一生 本書為南懷瑾晚年親自指定的口述傳紀作者王國平,對南懷瑾去世前一百天生活的真實記錄。由作者生動卻樸真的筆,文情並茂地描述了南懷瑾晚年的生活細節,並把南懷瑾生命中重要的事件:靈岩打七悟道、修建先師靈塔、籌辦教育,以及生命最後關頭的隱秘細節等,在書中如畫卷般逐次展現於世人眼前。 短短100天的記錄,集結了南懷瑾一生的瀟灑、精采與傳奇。 ★內文試閱: 引子:南緣 ◎王國平 ──緣一 我最早與南師結緣,時在1997年。 更早一些時候,我從一所中專學校——四川省機械工業學校(現為四川省工程技術學院)機電維修專業畢業後分配至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的四川都江機械廠。那時,中專已經成了時代的雞肋,高不成,低不就。於是,我被分配至車間,先後做過機修工、車工、銑工、搬運工、清洗工、描圖員…… 車間強負荷勞動帶來的身體疲憊倒在其次,曾經的遠大抱負和滿腔熱血,在冰涼的鐵坯與現實面前漸漸冷卻,此時,內心的焦慮、糾結、彷徨、迷茫和空虛才真正是致命的痛苦。 為了打發時間,更是為了尋找精神的家園,安撫浮躁的內心,我從既是學長又是同事的申先會那裡借得一冊南懷瑾先生所著《金剛經說什麼》,翻開封面,就被印在封面折口的四句偈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深深打動,無異醍醐灌頂,一讀便不忍釋手,從此開始關注佛教與佛學。 ──緣二 16年前,當我在都江堰市靈岩山腳閱讀那些閃耀著禪性光芒的文字時,我沒有想到,五十多年前,中央軍校青年年教官南懷瑾與一代禪門大德袁煥仙已經在這裡意外相逢,在一座叫作靈岩寺的唐代寺廟裡成就了一段曠世佛緣。 而我有緣得以知道這段往事,則是因為我的一位忘年交——著名考古學家、道教學泰斗王家祐先生。 多年前,我與王家祐先生一見如故。他雖然整整比我大了50歲,但先生卻不以年長與博學自傲,始終與我以平輩論,稱我「王哥」,視為忘年之交。2005年7月11日,我與王家祐、李複華諸先生在河邊喝茶,王家祐詼諧幽默,妙語連珠。閒談中,他突然問我:「王哥,你曉不曉得我在靈岩山上讀過書哦?以前靈岩寺中有個靈岩書院,是著名學者李源澄先生辦的,我在裡面讀了幾個月書。有次我還看見南

    還沒有人新增劃線喔,快來新增第一筆劃線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