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271403
  • 出版日期:2011/04/15
<內容簡介> 「悟」,是宗教的目的所在。 各宗教對於悟的意義、內容,以及方法論的見解,明白揭示了此宗教的真實價值。 作者一貫表明:「『悟』並不需要有特殊的環境,以及特殊的立場,它就在當今大眾之中。」 所謂「悟」就是指「吾心」、「己心」,知道自己的心即意味著覺悟。而這個心,即不是在看不見的某個世界中,也不是在從未見過的仙人身上,它就在我們自己的身上。人若能探知己心就是悟道。 明白了上述的道理,繼而便可探究怎樣認知和掌握自己的心,以及其方法和順序的問題了。 對此,幸福的科學揭示了現代四正道:「愛的原理」、「知的原理」、「反省的原理」、「發展的原理」,並由此統合這四個原理,總稱為「探究正心」。從這個總稱中可以得出何謂「正心」的答案,即根據四正道予以分解:愛心、知心、反省心、發展心。 作者在以下的行文中把這個「悟道」,即有關探索自己真心之道、探究正心之道大體分作「心的發現」、「心的平靜」、「心的發展」三個部分做闡述。 心的發現即是指去發現本來的自己,自覺靈性的自己。具體地說,就是要脫離有雙手、雙足、頭部和身軀的自我意識,自覺自身即是靈性存在。即使肉體會死亡,身軀也會被焚毀,但是自己的個性存在是能夠持續的,承認這個事實即意味著尋找到了起點。也許在這個事實面前難有實感,會認為「手感、視覺、耳聞不是預示著自己的存在嗎?肉體消失之後自己又何所有呢?」。 針對這種疑問作者多次做過答覆。脫離了肉體的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才是貫穿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自己,才是自己的真實存在。也即是說,人們的所思所想、內心活動才是自身,絕不是他物。 如果要問「何謂自己?」的話,就可以回答說:「你的所思所想、思考的內容就是你自己」,所謂有肉體、服飾、發型、表情的自己,只不過是覆蓋在思考行為之上的外套而已。」 心的平靜是指什麼呢?這是指心的狀態似風平浪靜。心在相反的狀態下即會情緒焦躁、坐立不安,繼而容易在心中泛出惡念。有了心如澄清的湖面一樣安然的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說窺視到了幸福的本質。 佛神之光用人眼是見不到的,但通過靈界高級靈投射下來的光是可以感受的,可是如果沒有穩靜的心態也就無法感受。在心態處於安穩之時就會有幸福感降臨心中的感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即是光入心間,此時,佛神之光靜靜地進入了內心,心逐步呈圓形,自然地湧上對賜予了自己一切的感謝心。 維持心的平靜有兩個必要的方法。 一個即是人們熟知的反省法。心中波瀾起伏,不能平靜的原因,大都是往這個水池中投入了小石塊。這個小石塊是指與各種人之間發生的事情、他人的言辭、或是對自我的評價等等,總之必有其原因。因此就需要追究這個原因,探索自己的心為何而搖擺不定。 當然,人們有時還會遇到所謂不可抗力的大災難,這時需要什麼呢?即「不動心」。行船必會遇到疾風惡浪,要闖過難關就需要有不動心,這至關重要。不動心的基礎部分即「信念」,保持信念就有可能以不動心征服驚濤駭浪繼續前進。 這種信念從何而來呢?即來自通過對自己正心的發現而得出的自信。在內心覺醒愛和善,堅信佛神的理想,才會有自信,進而形成信念,在這個信念的背後銘刻著的不動心即能發揮出威力。 做反省的依據是「謙虛」,在這反省之上才能夠建立起不動

    還沒有人新增劃線喔,快來新增第一筆劃線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