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和他的政治敵友(平裝)
※翻開最後帝王的人脈地圖;一窺末代皇帝的社交實錄!※位高權重的前朝遺老、忠心耿耿的智囊帝師、德高望重的文人名士、各據一方的軍閥政要、各懷鬼胎的投機政客,這些人終日圍繞在末代皇帝的身邊,究竟是敵是友?有何居心?對中國政局又有何影響?「末代皇帝」這個獨一無二的特殊身分,在帝制長達兩千餘年的中國社會,絕不僅僅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象徵性符號。尤其是在帝制結束、民國初肇的特殊歷史時期,在立憲派,共和黨人,舊式軍閥,不新不舊、不中不西的文人學子,成分極為複雜的遺老遺少,以及在帝制下生活的芸芸眾生的眼裏,「末代皇帝」更是代表了一股勢力、一種文化傳統。因此,溥儀的一生注定了他的社交圈子極廣。勾勒、還原這些交往的原貌,可以使讀者更深切地感受晚清民初直至一九五○年代前後中國上流社會各界人士的思想觀念、價值標準的嬗變過程及其產生的社會影響。陸潤庠(1841~1915)——末代帝師、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狀元宰相」;陳寶琛(1848~1935)——宣統智囊、也是被清朝皇帝授為太傅的最後一人;莊士敦(1874~1938),英國人、溥儀的英文師傅、對其西化思想影響甚巨;張勳(1854~1923),力主復辟、溥儀第二次登極為其一手製造;胡適(1891~1962),民初文人、使清宮泛起一股新思潮。 王慶祥,一九四三年生於瀋陽,現任長春市政協常委兼文史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在內地出版過多本探討末代皇帝溥儀一生的著作,如:《毛澤東、周恩來與溥儀》、《愛新覺羅‧溥儀畫傳》、《愛心覺羅‧溥儀日記》等,是研究溥儀的專家,也是知名的皇帝作家。更參與多項與溥儀有關之電影及電視製作,及舉辦相關展覽,獲獎多項。儼然已成一家之言。 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