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奔流:蘇聯裝甲兵建軍史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蘇聯裝甲兵在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庫爾斯克戰役中,表現出的無畏與韌性有目共睹,戰爭後期的十次打擊,更讓人領略到了其作戰風格的犀利與冷酷。就這樣,經歷了4年間無數次鋼鐵與血肉的碰撞後,在兩隻曾經並立的披甲巨獸中(蘇聯和德國),只有紅軍的履帶依然能夠繼續轉動,而其軀體則在戰爭中變得空前強悍。作為冷戰中的一點共識,這支經歷了殘酷戰火淬煉的鋼鐵洪流居然強大到了如此駭人的地步——即便是整個歐洲也不是它的對手。可以想像,兩萬輛坦克馳騁在歐洲大陸上會何等的壯觀!儘管隨著前蘇聯的解體,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近五萬輛坦克還在俄羅斯的武器庫中慢慢鏽蝕掉紅色帝國最後的尊嚴。但他們畢竟曾讓整個歐洲大陸在寒風中顫慄、恐懼的注視他們的一舉一動.....。 然而,正如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蘇聯裝甲力量也不是在一天之內便成為了如此恐怖有效的戰爭機器。事實上,這只紅色重裝恐龍的成長過程中充滿了曲折與辛酸——當然還有鮮血與生命。 前言 蘇聯裝甲兵在庫爾斯克戰役中表現出的無畏與韌性有目共睹,戰爭後期的十次打擊,更讓人領略到了其作戰風格的犀利與冷酷。就這樣,經歷了4年間無數次鋼鐵與血肉的碰撞後,在兩隻曾經並立的披甲巨獸中(蘇聯和德國),只有紅軍的履帶依然能夠繼續轉動,而其軀體則在戰爭中變得空前強悍。作為冷戰中的一點共識,這支經歷了殘酷戰火淬煉的鋼鐵洪流居然強大到了如此駭人的地步——即便是整個歐洲也不是它的對手。可以想像,兩萬輛坦克馳騁在歐洲大陸上會何等的壯觀!儘管隨著前蘇聯的解體,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近五萬輛坦克還在俄羅斯的武器庫中慢慢鏽蝕掉紅色帝國最後的尊嚴。但他們畢竟曾讓整個歐洲大陸在寒風中顫慄、恐懼的注視他們的一舉一動.....。 早在1945年柏林勝利閱兵式上,蘇聯便迫不及待地向「盟友」展示了令人感到窒息的JS-3重型坦克,這實際上是一個傲慢的炫耀,當時已明顯感受到冷戰冰霜寒意的西方將軍們馬上便意識到頭上的烏雲正在慢慢凝結。儘管懷著與生俱來的鄙夷,這些貴族化的西方軍官們一向認為蘇聯紅軍不過是一群武裝起來的斯拉夫農民,但面對戰爭結果的塵埃落定,他們也不得不承認蘇聯紅軍在戰爭中發生了分化——事實上,此時的蘇聯紅軍是由完全不同 ★目錄: 第一章 恐龍的幼崽 第二章 紅色拿破崙與大縱深理論的提出 第三章 傳奇的背後並非總是浪漫 第四章 西班牙內戰中的蘇聯裝甲力量 第五章 馬德里保衛戰後的紅軍坦克部隊 第六章 西班牙內戰中的教訓及對蘇聯裝甲兵建設影響 第七章 法國戰役前蘇聯裝甲兵建設情況 第八章 鮮血與淚水—戰火下的痛苦轉型 第九章 大縱深戰役法理論在戰後的發展 第十章 尾聲

    還沒有人新增劃線喔,快來新增第一筆劃線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