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酒的世界史
知っておきたい「酒」の世界史
令人陶醉的杯中物,竟然是扭轉歷史的關鍵! 蘭姆酒原來是「砂糖革命」的產物? 第一次世界大戰促使雞尾酒世界化? 美利堅合眾國之所以建立,最大功臣是啤酒? 《你不可不知的日本飲食史》、《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暢銷作家宮崎正勝 另一本不容錯過的精彩著作 世界史大致可區分為狩獵與採集時期、農耕開始與都市出現的時期、歐亞大陸諸文明的大交流期(西元七~十四世紀)、大航海時代、工業革命後的時期。而以上這些區分,也與酒文化的變遷重疊。 在狩獵與採集時期,採用的是葡萄、椰子、蜂蜜等存在自然界且含糖量較高的素材,使其發酵產生「釀造酒」;農耕時期所種植出的穀物,開始運用於發酵,因擁有大量釀酒的技術,也讓酒更為大眾化;大交流期間盛行於西元九世紀伊斯蘭圈的「蒸餾器」流傳發揚至東西方,因而誕生中東亞力酒、燒酎、伏特加、威士忌、白蘭地等多種蒸餾酒;大航海時代則隨著航海交流,讓香辛料、水果與酒文化產生密切的連結,促使「利口酒」更加多樣化;工業革命後,西元十九世紀出現「連續蒸餾器」,開啟酒的大量生產,而後的商品化又加速大規模的生產製造。 由此,隨時代衍生的酒文化,就在時間的長流中不斷交疊、組合、精進,建構出如今我們所見、所飲的酒世界。當然,人類的軌跡與酒的軌跡必然重覆交疊,因為酒也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 ★內文試閱: ‧前言 世界各地的酒可以歸納區分嗎? 在我解釋說明希臘的「茴香酒(Ouzo)」後,酒吧老闆突然問我:「酒,也可以導出一部世界史嗎?」我看著吧檯彼端的棚架上,整齊擺放著蘇格蘭威士忌(Scotch whisky)、波本威士忌(Bourbon whiskey)、加拿大威士忌(Canadian club)、干邑白蘭地(Cognac)、琴酒(Gin)、伏特加(Vodka)、蘭姆酒(Rum)、葡萄酒(Wine)等來自世界各地的酒,頓時覺有趣,「其實,這裡就有個活生生的世界歷史啊!」 酒吧是個充滿國際感的場所,換句流行語,就是全球化。 關於酒,儘管留存下的記錄並不多,但酒的種類繁多且歷史悠久。而且直到今日,已與世間人們的憂愁無異,有多少的苦悶就存在著多少種類的酒。若注滿酒杯的酒成為主角,它又是如何回顧看待人類歷史。當然,製造酒的是人類,喝酒的也是人類。有一說認為,日本的酒(sake)是省略 「?(sakae)之水」的「?(sakae)」字;另有人認為酒(sake)是「???(ki)〈神酒(miki)??(ki)〉(注:供奉給神的酒)」的縮簡、或也有可能是誤傳果;但也有人認為酒(sake)是引自「邪??避??(注:避開邪氣)」的「避?(sake 迴避)」。總之,日本對於酒的語源,眾說紛紜。不過不論哪種說法,酒(sake)在日本都具有正面的意義。即使是中國,也存在著酒是「天之美祿」之記載。 試著著手整理世界的酒,其實大致可區分三種類,(一)酵母促使糖分產生酒 精發酵的「釀造酒」、(二)蒸餾釀造酒後,酒 精濃度更高的「蒸餾酒」、(三)香草、香料等混入蒸餾酒後變成的「利口酒」。而(一)的釀造酒並未使用到蒸餾器,(二)與(三)則是以蒸餾過的酒為基底。不過任何一種的製酒都含有酵母的微生物,不過仍得由人類操控設定「發酵的環境」,接著就由直徑兩百分之一米厘的微生物.酵母分解糖分,也就是透過「酒 精發酵(alcoholic fermentation)」製造出所有的酒。酒,雖被視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