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Readmoo 分享書
分類總覽
管理與領導
創業實作
藝術創業論(精裝)
編輯書籍資訊
想讀
想讀
正在讀
已讀完
工具書
放棄閱讀
移出書櫃
我的評分
藝術創業論(精裝)
4.1
/
18
作者:
村上隆著; 江明玉譯
出版社:
商周出版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789861249292
出版日期:2007/10/08
選擇網路書店
城邦讀書花園
博客來
PChome 24h書店
藝術
外領域跳tone研究
思想, 議論 thought
時代
藝術與美學
商業與經濟
職場
arts
●
藝術/設計
完讀書評
5
劃線註記
0
書評
註記
shaikotw
寫了書評。
「作品是留給未來最棒的時空膠囊」「藝術家也是一個社會人,應該在現實社會中,強韌地生存下去」
讚
回應
分享
Fiona Lu
寫了書評。
看完第一章,感覺很多東西不斷的重複,翻譯的一點都不通順、章節安排毫無邏輯章法,很想直接請他抓住重點講!「藝術勢必要跟金錢掛勾」就是第一章全部八十四頁所要說的,那麼就請挑出這條punch line,再繼續論述,別廢話一堆扯個沒完。書籍外皮難看,LV櫻桃與微笑花朵也難看,連內容與思想都滿難看的。不太想看下去了。
讚
回應
分享
Ring
寫了書評。
因為已經看過他其他的文字,現在回頭看這本書比較像是了解他最初的理念到底是什麼。人們總是覺得藝術價值不可以金錢衡量,但如果要在藝術的世界裡出類拔萃最終還是靠著市場行情,的確是相當矛盾的事。尤其日本人從眾性高,驚世駭俗(?)的想法特別受到排擠,姑且不論喜不喜歡村上隆,讀這本書了解一下他腦子裡在想什麼是挺不錯的。
讚
回應
分享
Pablo
寫了書評。
之前覺得村上隆是很愛抱怨的大叔,但《藝術創業論》這本書做到了「雖然對裡面的話感到不服氣,但反而覺得能說出這樣觀點的作者真有魅力」這點,是令人愉快且能引發反思的散文集。(恩,不過他還是一個愛抱怨的大叔...) 以下摘錄(有些許變更順序) -- 在歐美,大家對於藝術不會追求像日本那種「顏色很漂亮」之類、曖昧的感動。對藝術最基本的態度是享受其中知性的「設計」或「遊戲」。在歐美製作藝術作品有一個不成文的定律,那就是「透過作品,創造出世界藝術史上的脈絡」。 為什麼杜象在馬桶上簽名就會變成作品?我再重複一次,被肯定的是觀念或概念的部分。如果要挑戰世界的話,應該要先意識到:是否有用西洋藝術世界的語言,完整地傳達作品的意涵。我對選擇翻譯自己作品簡介的人這件事情非常小心,因為藉由如此,自己的主張才能正確地傳達到海外。 請想一想,不管是梵谷、畢卡索、杜象、還是沃荷,不覺得說明他們創作脈絡的副標題比較重要嗎?我從小就覺得畢卡索不好,他的確有才能,但感覺上他只是用腕力在完成作品而已;我對於梵谷,也有「說真的,這傢伙是真才實料嗎?」的感覺。我一直覺得:「梵谷明明就沒有任何才能。應該是因為割了自己的耳朵,才提升了世間對他的評價吧!「就算作品不好,只要加點故事上去,就能像梵谷那樣生存下來。」這種技巧,是現代美術的發明。(當然如果沒有繪畫實力作為依據的話,還是無法生存的,所以我並不是說「梵谷不行」 ....為了年輕讀者,我還是加上這個註解。) 在現代美術,我想不管是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還是沃荷,都不是天才。杜象的馬桶是物質性的,從作品的品味來說,實在無法給什麼評價,但是他們的作品確實都被賦予了價值。要動搖觀賞者、敲動到觀賞者心靈共振的地方,利用標題來解說也是有必要的。因為讓觀賞者與製作者雙方覺醒的作品,才是藝術。沒有「巧思」的作品,就很難被認同—這樣的美術界結構,恐怕是為了大部分都不是天才的藝術家們所建立的。十九世紀的藝術裡流通的「自發性」,在長遠的藝術歷史當中,可以說是例外的規則,但日本到現在還相信那才是藝術。在日本,大家都覺得一個人獨自製作著像靈魂吶喊般扭曲的作品才是藝術,但幾乎所有時代的藝術都不是這樣。 藝術世界裡真正的天才,像馬諦斯那樣的人,只是很少數。但在業界,也沒辦法老是一直提著馬諦斯、馬諦斯。因此只好從世上既有的事物當中,去找出天才以外的才能。不管是畢卡索、梵谷、沃荷還是杜象,就算把他們都列為天才,也是幾根手指就可以數完的。如果只著眼在天才的話,構成藝術世界的人物會大幅銳減。要培育偶像等級的品牌,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可能的,而可稱為終生版的品牌就是藝術家。雖然高級名牌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我也有四十四年的歷史,所以只要將自己本身累積下來的東西品牌化就好了。 為什麼日本藝術家最終還是無法進出國際社會?我覺得應該是對脈絡設定的理解不足,以及不擅長應付人與人決勝負的瞬間這些事有關。我在歐美跟人來往時,切身體驗到藝術是人與人的戰爭。世界水準的勝負,原點要從個人慾望夠大開始,像沃荷幾乎就只有這樣的慾望。探究沃荷性格的人常說,他總是會巧妙地避開一些問題。但是他本來就是個容易理解的人物,他是慾望的結晶,並沒有想什麼太複雜的事情。因為覺得禿頭很丟臉,所以戴假髮;因為從事藝術可以得到尊敬等等,這些很低俗的慾望總和,就是他的藝術活動。因為我自己也是那樣的人,所以我非常清楚他並沒有刻意去隱藏什麼,他除了慾望之外的東西什麼都沒有;而我的慾望非常清楚—我想改變自己沒有活著的實威這件事情。如果沒有根源於強烈慾望的活動,就不會產生出通用於世界的強大價值。 要看出作品是不是具有永遠保存的價值,需要吸收各式各樣的智慧及建言。因為在美術的歷史或市場無法擁有價值的作品,除了個人興趣以外就找不到任何價值可言。金額是評價當中最容易瞭解的軸線。厭惡人人都能理解評價標準的人,可以說他們是害怕:「被誰都能知道的數字評價,真正沒有價值這件事就會被拆穿了吧!」 想以藝術向世界挑戰,就必須思考如何在美國作生意的基礎。我當然也有身為日本人的自覺,但是必須分割清楚,這跟在國外當地實際與人相處,是兩件不同的事情。我們應該體認到,自己本來就是白人所忌諱的黃種人這個事實。我們也應該知道,在歐美美術界中,我們的存在就像是馬戲團裡的小丑角色,不,甚至是耍猴戲的猴子。要導入「歐美美術世界特有的規則」而發表作品,也就必須調查自己的身分認同。例如日本人可以掌握住浮世繪或漫畫、卡通、電玩等大眾藝術在日本美術史當中的關係,提出只有在移植西洋美術失敗的日本才會發生的事情,然後再將日本獨特的文化體系置入歐美美術史的脈絡,這樣就能與西洋藝術世界產生決定性的新接觸點。 如果我一直停留在沒有理解歷史、市場、美術脈絡環境的日本,應該會花上非常驚人的時間才能夠被理解。只是在去美國之前我也非常煩惱,一邊否定著現代美術,邊卻只能在那裡表現。而且在經濟上也很痛苦,曾經考慮過是不是要放棄藝術,但是因為得到了財團的獎學金,所以才像個難民似地前往美國。話說回來,到了美國不是就沒問題了,英文也不會講,自己也發現以前所做的作品只不過是對於日本美術界的嘲諷而已。「我就只有這樣的東西嗎?」即使這樣問自己,我也找不到答案。在這麼好的環境裡、身處在藝術中心地紐約,不管是大都會美術館還是紐約現代美術館我都不想去。於是我在書店看日本的動漫雜誌、看日本漫畫,然後哭泣,或是在房間裡臨摹卡通。原本應該在充滿最前端藝術情報的工作室裡創作作品的,但是我過著每天拿油漆將工作室塗白的日子。在日本,我可以將日本稱作「壞地方」,但是紐約對藝術家來說那必須是天國的地方,如果在那裡,還作不了任何事情,就是自己有問題了。我可以說被逼到走投無路了,然而我真正的藝術,是在這樣的絕境當中發現的。就這樣,我從頭開始了。 我不是很會唸書,口才也沒多好,這種外型跟周遭也不是很好溝通,所以必須要去製作個什麼東西。如果不這麼做,我就無法跟周圍還有世界溝通。
讚
回應
分享
出版社簡介
商周出版
出版社作品
相關書單
藝術類書單
19
25
蒐藏
織品服裝學院推薦
89
1
蒐藏
書單
新增書單
相關社團
現代視覺研究社
任何關於平面設計、UI、UX甚至是動漫皆是本社包含的範圍!
在
40
人的書櫃中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