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跟我這樣做1:黃帝內經教你順時養生法
<內容簡介> 一部融合中醫養生理論精髓和三千年養生妙方的大全集 經典:《黃帝內經》是中醫文化史上最經典的著作,是後代中醫養生思想和理論的源頭。本書深入挖掘《黃帝內經》中的養生智慧,並從中擷取最精華的養生思想和養生秘方,以全新的視角、科學的方式、深刻透徹地解讀經典。 全面:一部全面解讀《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匯集中華養生理論精髓和三千年養生妙方的大全集。從《黃帝內經》的體質養生、飲食養生、情志養生等理論到更具操作性的歷代中醫祛病養生法等,從儒家恬淡虛無的精神調養法到道家氣功養生法等,無所不包,幫助讀者古法今用,祛病養生,活到天年。 實用:摒棄以經解經、隨文演繹的方式,而是從包羅萬象、博大精深的《黃帝內經》中擷取最實用、最精華的養生思想和養生秘方,進行深入解讀。同時,結和當今中國人的生活特點,介紹了大量具有可操作性的中醫養生實用方法,以幫助讀者切實掌握並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 通俗:用百姓能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解《黃帝內經》中的經典養生之義和秘法,以及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中醫養生原則和方法,讓沒有任何中醫基礎的普通讀者,都能一看就懂,一懂就會用。 ★內文試閱: 第二章 中醫就在你身邊——《黃帝內經》與日常生活 從常見的「東西」、「南北」談起 《黃帝內經》裏的很多內容都蘊藏在生活當中,很多人每天都在用但自己卻體會不到,用古人的話說就是「日用而不知」。比如,它一開篇即講到東南西北、春夏秋冬,力求讓人們的身體順應自然,把整個身體與大自然相聯繫,做到天人合一。這其中,就涉及了一個我們平常所說的「東西」與「南北」的問題。 中國罵人也是很講究的,兩個人在吵架罵人時,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你這個人真不是東西」。不過,大家是否想過,為什麼說「這個人不是東西」,怎麼不說「這個人真不是南北」呢?我們來看一下《黃帝內經》中的東西南北方點陣圖就明白了。 南歸屬於火,北歸屬於水,罵人的候,說你不是東西,那既然不是東西就只能是南北了,南為火,北為水,水火是無情的,說你不是東西,其實就是說你這個人無情無義。 再比如購物,我們不說「購物去」,而常常說「買東西去」,為何是「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 在《黃帝內經》的方點陣圖裏,我們可以看出東歸屬於木,西歸屬於金。從某種意義上說,木和金都是可以用手拿得到的,而南為火,北為水,而火和水是用手拿不走的,所以中國人說「買東西」而不說是「買南北」。 宋代王安石,有一次上朝,路遇提籃的購物者,問曰:何往?答曰:買東西。「為何買東西不買南北?」購物者啞然。王安石笑了笑,答曰:「東通於木,西屬金,南為火,北為水,中間是土,提籃金木能盛,水火土不能盛也,故曰買東西。」王安石的意思其實就是說金和木為可盛受之物,是用手就可以拎著去以物換物的,而水、火、土是不能盛受之物,是不能用來盛東西的。 諸如此類情況還有很多。由此可見,中國的有些東西是很有文化內涵的,而不是毫無意義的,學習《黃帝內經》恰恰能讓人領悟到這種文化的內涵。 為什麼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民間有句諺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有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