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飲食法
<推介本書> 大家都知道藥食同源、藥補不如食療,但多數人只知食物含有什麼營養、怎麼吃,卻忽略了食物本身的性味、歸經(即吃進去以後,首先跑到那個經脈系統),以及環境、氣候、時辰的影響,結果吃了一大堆不需要的東西,徒然增加肥胖機會,相當可惜。 本書首度詳細說明三才、四時(一年四季及一天四時),五味及經絡、時辰對飲食的影響,建議您按照經絡走向及時辰選擇食物,身體自然健康有活力。 <作者簡介> 李政育醫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民國六十七年中醫師特考及格。經歷: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主治醫師、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風研究委員會主任委員,榮獲教育部社會青年學術著作獎、「中國名醫名術大典」主動蒐錄,為台灣四大名醫之一。現任:中國傳統養生美容協會理事長、育生診所負責人、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著有:「不吃藥飲食法」、「不吃藥養生法」、「有病自己醫」、「人參為補藥之王」、「點穴療法」、「健康性愛寶典」等書。 <序> 自序:順應時辰飲食作息最健康 李政育 自從在教育電台「元氣補給站」主講運氣醫學以來,聽眾的反應分為兩極:一是聽得津津有味,因為三才、四時、五運、六氣、七情、八風、九宮與十二經脈、十二時辰的關係,都是平時很少耳聞的:「聽過之後才知道,原來中醫的學問這麼廣博,並不只是老生常談的補腎、壯陽、調經、理帶而已」。不過也有很多人反應太深奧,很難了解,尤其是廣播,沒有畫面、無法示範,如果沒有一點中醫基礎,頗有「鴨子聽雷」之感。甚至漂亮的名主持人張邵聆小姐都說「插不上嘴」,這並非我所希望的。 本人行醫、演講多年,更上過無數大大小小的節目,深知「良藥苦口利於病」,但藥物再好,也要患者吃得下、願意吃才行;同樣的,節目內容再好,如果聽的人不多,或聽不下去,也失去意義。因此乃商得主持人的同意,略去與算學有關、較深奧的部分,然後略談三才、四時、五運、六氣、七情、八風、九宮,把焦點集中在十二經脈與時辰的關係,以及食物的性味、歸經,特別是時辰、經脈與飲食、健康的關係;簡單說,就是該吃什麼、怎麼吃才有益某個時辰、某條經絡,因以維護健康、補充元氣。果然經過調整之後,節目大受歡迎。 而今一季的節目已經結束,熱情的聽眾反而欲罷不能,希望至少能夠看到單行本,以便隨時拿出來研究、實行。為了不讓讀者失望,乃將三十卷錄音帶交由元氣齋出版社整理,去蕪存菁,寫成本書,但願您會喜歡。必須特別說明的是,由於係由廣播節目中化裁而成,在結構上可能有不夠嚴謹之處,還請前輩、同道指正。 本書是個人在元氣齋印行的第十本中醫養生通俗著作,希望能對大家的養生保健有所助益;最後我更要謝謝教育電台的張邵聆小姐,特地撥出寶貴的時段讓我盡情發揮,讓我有機會將研究多年的一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此外,也要謝謝丘雋彥中醫師費神校對。 祝大家健康平安發大財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一日於石中居 <目錄> 自序:順應時辰飲食作息最健康---李政育 三才、四時、五味與十二經脈 ‧與五行、六氣、七情、八卦的關係 ‧「順其自然」才是養生上策 「三才」與飲食、健康有關 ‧何謂三才 ‧三才如何影響飲食與健康? ‧中南部的人要吃得清淡、溫潤 「四時」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