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研究與跨文化交流
<內容簡介> 翻譯和文化緊密相關,稱職的譯者必須對兩種語言與文化有深入的理解。缺乏對原語文化的深切理解,翻譯難免會偏離原文傳達的意思;缺乏對譯入語文化的熟練把握,譯者與讀者的溝通也可能出現障礙,這種關係存在於各種文體和文本的翻譯活動。本書有專文18篇,分「文學翻譯」、「應用翻譯」、「翻譯訓練」、「跨文化的探索」等四部份,是翻譯和文化研究的結合,並探討相互間的問題,尋求解譯之道。 ★編輯推薦: 編者的話 2011 年12 月1 至2 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語言與比較文化研究學院與昆士蘭大學孔子學院聯合舉辦了「翻譯與跨文化交流國際會議」。會議主題為翻譯與跨文化交流,重點為英漢—漢英翻譯,包括筆譯和口譯。與會者包括來自23 個國家與地區的近150 名專家、學者和翻譯工作人員,並有五位來自不同國家的知名專家做了主題演講。大會安排了25 場次的論壇,與會者在翻譯理論、文學翻譯、口譯研究、翻譯教學與培訓、專業領域翻譯和跨文化交流等六大領域宣讀了100 餘篇論文,並圍繞著翻譯與跨文化交流的主題進行深入研討。主題演講者之一,中國翻譯協會主席黃友義先生稱:「這是第一次在講英語的國家舉行此類國際會議」,因此具有特別深遠的意義。這次國際會議對於促進翻譯研究、翻譯實務和翻譯教學的交流與合作,以及中英文翻譯事業在全球範圍內的發展,起了非常有意義的推動作用。 昆士蘭大學是一所研究型大學,在全球主要大學排名榜上均名列100 名之內,過去幾年更在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欄的全球名校排名中位於前40 名左右。昆士蘭大學的英漢筆譯和口譯碩士課程(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簡稱MACTI)是一個綜合口筆譯實踐、翻譯理論和研究的課程,培養了大批優秀翻譯人才。畢業生因其卓越的翻譯和研究能力而深受各界歡迎,就業領域包括外交機構、大學和翻譯培訓機構、世博會、政府部門和知名出版社。本次大會對有關大學與機構之間翻譯教學與培訓的交流與合作起了特別的促進作用。 大會以書籍的形式出版一本英文論文集和一本中文論文集。本書即為中文論文集,包含17 篇論文,涉及文學翻譯研究、應用翻譯研究、翻譯訓練:教材與實踐、跨文化交流問題四個領域。書中的文章均經過大會論文遴選委員會精心挑選並經過專家審閱。編者希望本書的出版能推動英漢翻譯和跨文化交流的研究與教學。 「翻譯與跨文化交流國際會議」的籌備和召開,得到了中國國家漢辦的大力支持和部分資助,同時還得到澳中文化協會會長馮文瑋女士和山東金彙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薇女士的慷慨資助,昆士蘭大學副校長逯高清教授蒞臨大會致開幕辭,台灣科技大學林茂松教授在本書的出版過程中給了很大的幫助。編者在此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目錄: 編者的話. 第一部分 文學翻譯研究 論詩歌翻譯的審美判斷模式 陳 淩 金隄之創造性翻譯研究 王金岳. 包天笑翻譯策略之評析:從《馨兒》到《苦兒》 陳宏淑 試論文學語境下的成語翻譯 張傳彪. 第二部分 應用翻譯研究 舊瓶裝新酒:資訊科技的新意舊字詞彙之翻譯 鄭 中 生態翻譯學視域下形合與意合的轉換 熊 俊 香港法例翻譯的語域分析 王 憲. 從結構主義語義學角度看「葷(菜)」與meat 的釋義和翻譯 陳 平 中文政治術語的翻譯:對《 2011 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