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孩子的亮點:阿德勒鼓勵原則在家庭及學校中的運用
阿德勒鼓勵原則在家庭及學校中的運用
<內容簡介> 善於鼓勵的人有種獨特的能力 可以在每個人身上看見美善的本質 並以言語和行動反映出對方內在的美好 每個孩子都想做好孩子,然而不都有機會 最需要鼓勵的孩子,往往最難得到鼓勵 父母、師長要先成為一面明鏡,好映照出孩子美善的心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認為,鼓勵是心理治療的核心,也是親子教養、教育與輔導工作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鼓勵的概念似乎眾所皆知,實踐時卻讓人覺得模糊、混淆。 本書根據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深入淺出介紹鼓勵的原則、語法及範例,釐清鼓勵和讚美的差異,各章穿插許多動人故事,邀請父母、教師一起以鼓勵成就每一個孩子! ★名人推薦: 教師善於鼓勵,便能成就每一個孩子,本書為大家指出一條實現教育夢想的路徑。 ──吳清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 本書引用許多實例詳盡說明鼓勵的原則、策略及做法,提供讀者練習的鼓勵語法,是一本理論與實踐並行的好書。 ──何瑞德(基督教導航會牧師) 本書分享「鼓勵」在台灣本土的實踐經驗,讀來讓人倍感親切、發人深省,是一本父母、老師不可不讀、不可不知、不可不學的書。 ──林佩蓉(台北巿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系主任) 習得鼓勵後,我開始看重每個孩子被創造的非凡價值,親師生合作關係大幅提升,藉由肯定幼兒個別特質,營造出益人利己的教室文化。 ──郭玲霜(台北巿日新國小附設幼兒園教師) 英熙教授將阿德勒學派的核心意旨,以淺白的語言說明其寓意,並輔以生活化的故事來連結鼓勵的原理與運用,讓讀者可以很容易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並產生行動力。 ──曾端真(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不是好孩子才需要鼓勵,而是鼓勵使孩子們愈來愈好。 ──曾清一(新北市秀朗國小輔導處主任) 張英熙?授根據他十餘年來針對父母及?師的鼓勵訓練實務及研究,為讀者深入淺出、鉅細靡遺地介紹源自於阿德勒心理學的鼓勵理論基礎、原則、策略及技巧練習。貫穿全書的還有許多珍貴的案例,讀者能深入了解本來氣餒的孩子在接受鼓勵時的心理經驗及行為改變。 ──楊瑞珠(美國伊利諾州立州長大學諮商與心理學研究所教授) 我常為張教授在分享孩子的故事中,談到深處時眼眶泛濕而感到動容,也為他設計出輔導老師的訓練方案與技法而深深地折服。 ──潘慶輝(新北市秀朗國小校長) 阿德勒反對父母權力的操縱與控制,強調民主的家庭氣氛和鼓勵的教養方式對子女人格發展有深遠、積極的影響。有關如何運用鼓勵的策略和技巧,請看本書的精彩內容。 ──鍾思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兼任教授) ★目錄: 推薦序1 鼓勵:將信心付諸行動 鍾思嘉 推薦序2 勇氣在鼓勵之中滋長 曾端真 推薦序3 以鼓勵催化改變 楊瑞珠 推薦序4 鼓勵的果實:熱情、勇氣與創意 何瑞德 熱情推薦 作者序 以鼓勵成就每個孩子 第一篇 鼓勵的理論基礎 第1章 阿德勒心理學與兒童心理健康 阿德勒心理學簡介 童年經驗是人格發展的基礎 故事:沒有表情的臉孔 孩子以主觀的知覺與詮釋來理解經驗 用愛與鼓勵,引導孩子重新學習 鼓勵在三級預防模式中的運用 故事:泰迪的禮物 第2章 鼓勵:激發勇氣 鼓勵的概念 鼓勵的原則 鼓勵的策略 鼓勵與正增強的比較 鼓勵與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