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都人生 鹽埕市井

鹽埕市井

4.3 / 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9108201
  • 出版日期:2014/10/01

**港都的繁華年代,鹽埕的市井人生

追尋跨越半世紀的飄泊,捕捉老街區的日常生活

遇見老店職人與匠師,描繪城市的前世今生**

    海港帶來進出繁忙的船隻,也帶來了跨海謀生的澎湖移民、夾藏舶來品回國兜售的船員、貿易不忘順便酗酒的阿拉伯商人、自越南戰地前來休假玩樂的美軍,當然還有蓬勃的造船與拆船業,一同見證港都的過往繁華;而落在鹽埕這片土地,便長成了為風塵僕僕船員刮鬍的理髮小店,充滿各式機具材料的五金行,販售南北貨近四十年的雜貨店,迎接各方旅人的旅社,隱身商場與市場內的西服老裁縫與繡花鞋職人。

    每一個老店的厚實招牌,每一個刻劃皺紋的臉龐,每一雙轉動螺絲起子、剪刀針線的巧手,都織就鹽埕的過去與現在。曾經站在摩登時髦的前線,見證名流商旅來去,而今是安靜佇立的舊巷,留下傳家技藝與勞動身影。當繁華走過,人潮散去,挖掘這些落在歷史縫隙裡的庶民生活,發現最平實動人的細節。

作者簡介

林佩穎

林耳機,1983年出生於台東,現居高雄。高師大跨藝所期間開始長期經營對於地方的了解,關注時間的刻痕,大歷史與小片段的對立與相互消融,著迷於凝結在空間分秒間的歲月,並熱衷於市井間流傳的都市傳說。

近兩年不限定創作形式,嘗試以文字與畫筆觀察人群,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聯,發現:人,最可惡也最可愛。《港都人生》是寫給高雄的情書,追尋失去與留下,獻給在炙熱陽光下認真生活的人。

李怡志

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從小在鹽埕與三塊厝等歷史街區成長,母系家族沿著澎湖、旗津、哈瑪星到鹽埕區的路徑遷徙,是高雄早期移民社會的縮影。近年來,由於都市發展變遷快速,傳統社區面臨開發壓力和產業轉型,故,創作往往追溯成長記憶,同時藉著長時間的基地調查與口述訪談,涉及老舊社區的人文記憶和民間美學,特別是討論空間裡的身體經驗、土地倫理、社會實踐和賦權。近期嘗試以手繪速寫和漫畫,再現城鄉發展下的地方文史與人文智慧,在大歷史的政治敘事下,建構城市生活歷史的小人物。

會員中心